全程導醫網 徐州保健頻道:本周已迎來大寒,而“寒邪”是中醫致病的重要因素。著名中醫、風濕病專家、徐州鐘山中醫門診溫愛東院長提醒老年朋友,到了深冬季節,寒邪更盛,加上有的人運動不足,非常容易受寒邪侵害而患病。
老年人易被寒濕侵襲
據介紹,中醫里有“六淫邪氣”:分別為風、寒、暑、濕、燥、火。其中,寒為陰邪,易傷陽氣。淋雨涉水、汗出當風、貪涼露宿,會使外界環境中的寒邪引入體內;常食生冷損傷脾胃陽氣,可致寒從內生,造成體內陰氣過剩,陽氣受損,表現為怕冷,易腹瀉、感冒、浮腫,身體乏累,口唇色淡,尿頻、尿量多,睡眠和食欲都很差等。
對于體弱的老年人來說,更易遭受寒濕的侵襲。中醫認為,“虛則寒,寒則濕,濕則凝,凝則瘀,瘀則堵,堵則瘤,瘤則癌。”意思是說,體質虛弱的人,陽氣不振,難以祛除寒邪,進而濕氣侵襲,以致血運不暢。寒氣引起氣血瘀滯過久,則形成有形的腫塊,表現為腫瘤。
牢記“驅寒三字經”
順時令:多吃水果蔬菜,如蘋果、蘿卜、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規律,早餐重營養,午餐要吃好、吃飽,晚餐宜清淡、易于消化。
曬太陽:午后太陽當頭之時,曬20分鐘左右,讓陽光溫煦頭頂中心的百會穴,可起到通暢全身經脈、養腦補陽的作用。傍晚時分則可以背對陽光曬后背,最好是邊曬邊拍打按摩,有助調理五臟氣血。
邁開腿:“動則生陽”,陽氣足,寒濕就容易排出。冬季天氣稍暖的時候到公園散步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
少熬夜:冬季更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傷身。
建議作息調整為“早臥晚起”,如果時間允許,躺到陽光照耀時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陽氣受到擾動。
調情志:越是冬季越要把控好情緒,用恰當的方式宣泄情緒。特別是中老年人,要高高興興,學會寬松待人待事。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