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保健頻道:11月10日早上,南陽市十三中九年級十二班學生云博,因心臟驟停突然暈倒在早自習的課堂上,待120急救車趕到時已無生命體征。去學校前每晚寫作業到半夜。云博父親的追思文章讓人心痛。
一個15歲的初一學生,竟然會猝死于課堂上,讓人心驚;小小年紀“過勞死”,情何以堪!人已經死了,孩子的父親再怎么懺悔都無濟于事,孩子已經回不來了。
孩子每晚寫作業到半夜,猝死前一天,作業還寫到12點多,而第二天早上6點20就起床,這樣的生活估計是日復一日,長期積累,孩子的身體終于扛不住了,就倒下了,永遠不會再起來了。
死去的孩子是一個學習勤奮努力的男孩,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不過,一般情況下,學校布置的作業也不會每天晚上要做到這么晚,從其父親的懺悔來看,估計那么多作業多是其父親給布置的。因為是一個人帶孩子,可能這位父親對孩子的要求更嚴格些,給孩子的壓力更大些,然而,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猝死前做作業到12點就成為壓垮孩子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減負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減負令”不知道發布了多少遍。2013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一份《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的征求意見稿,輿論稱之為“史上最嚴”的減負令——其中有一條就是“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可事實上,不管“減負令”有多嚴,還是未能落到實處。即便是教師不布置了,家長也是不敢懈怠,仍然會千方百計給孩子布置作業。
15歲的男孩子猝死給減負敲響“警鐘”,減負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如果離開了家長的配合,減負仍然是一紙空文。
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別將孩子“逼”上絕路。這話既是對家長說的,也是對老師說的,更是對高考制度說的。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