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廣播: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凡是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病原體使人體患上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統稱為食源性疾病。
監測結果顯示,我國平均6個半人中就有1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躍,食源性疾病也將進入高發期和多發期。與此同時,全球化的產業鏈運行使得任何一個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零污染,因此,食品的生產者、經銷者要盡職盡責保證食品安全,作為消費者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應措施。
雖然李斯特菌只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種,但預防和阻斷它以及其他致病菌侵害人體健康的對策卻有很多共同之處。這方面,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安全五大要點》已為我們提供了處理和制備食品的實用指導,照著做就是了。
一、保持清潔:拿食品前要洗手,準備食品期間經常還要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準備食品的所有場所和設備;避免蟲、鼠及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食物。
二、生熟分開:生的肉、禽和海產食品要與其他食物分開;處理生的食物要有專用的設備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儲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觸。
三、安全煮熟:食物要熱透、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食品;湯、煲等食物要煮開以確保達到70℃;熟食再次加熱要徹底。
四、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應保持滾燙的溫度(60℃以上);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冷凍食物不要在室溫下化凍。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食用安全的水或進行處理以保安全;挑選新鮮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選擇經過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經過低熱消毒的牛奶;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凈,尤其如果要生食;不吃超過保鮮期的食物。
全程導醫網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