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專家:薛華,徐州婦幼保健院婦科病區主任,副主任醫師,徐州醫學院兼職講師。從事婦產科臨床20余年,近10年來一直致力于婦科腫瘤的研究。撰寫論文數篇,其中《非脫垂子宮經陰道切除術》榮獲2004年醫學新技術引進獎填補了本市空白。近一年來,開展了陰道中段懸吊術治療張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效果
技術擅長: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卵巢腫瘤、不孕癥手術以及宮腔鏡下粘膜下肌瘤、宮腔粘連、子宮內膜息肉
坐診時間:周一、周四上午
咨詢電話:0516—85707122;83907360
尿失禁是婦女多發病、常見病,是指當咳嗽、噴嚏、大笑或體位突然改變時,由于腹壓驟然上升,尿液不自主地外流的情況。據流行病調查顯示,46.5%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急迫性和張力性尿失禁,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據市婦幼保健院婦科病區主任薛華說,女性尿失禁發病的原因很復雜,主要原因有:肥胖、長期便秘、有多次生育史、有婦科手術史、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長期吸煙和攝入酒精等,這些因素會使患者的尿道括約肌不能控尿或者盆腔肌肉力量減弱,使患者尿道壓力下降,從而發生儲尿障礙。
壓力性尿失禁令女性尷尬的“社交癥”
婦科病區薛華主任介紹,比起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尿失禁其實只屬于“小病”,即使不治療也不會危及到生命。但是,對個人衛生和社交生活絕對會造成影響。比如外陰部、臀部會受漏出的尿液的侵蝕刺激,還有一些患者每天都得戴著尿片或 者衛生巾,這樣都會導致局部皮膚紅腫癢痛甚至感染潰爛;如果女性患者碰上月經期,泌尿系統感染的可能也大大增加。還有的患者因為擔心身上出現難聞的氣味,不敢參加社 交活動,產生焦慮、尷尬和沮喪等不良情緒。尿失禁對性生活的影響表現在同房時漏尿和影響性生活的快樂,甚至因漏尿而拒絕性生活。
不敢放聲大笑、咳嗽、打噴嚏或害怕劇烈運動,提重物,甚至連外出、交友也會小心翼翼……這都是尿失禁惹的禍。全世界40歲以上的女性中每4人中就會有1人出現不同程度的尿失禁。薛主任說:“尿失禁可防可治,治療和鍛煉并重,可有效改善生活質量。”
據調查顯示,壓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為39.34%,但由于醫學知識缺乏及傳統觀念的影響,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就醫傾向非常低,僅有10.92%的女性到醫院就診。一些女性認為出現壓力性尿失禁是年齡增長的一種正常現象,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病人過于害怕,或者羞于治療,不愿和醫生討論這種問題,而選擇一忍再忍,不來就醫,有的是誤以為這是一種老年化的正常反應,所以使得很多能被治愈或控制的病情拖延。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甚至喪失勞動力,給精神上也帶來創傷等。她建議女性朋友對尿失禁高度重視,尿失禁既可預防,也完全能被控制或治愈,尤其是進行早期治療。因此,一旦出現尿失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尿失禁是可以治療的,且效果顯著
尿失禁分為壓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二種尿失禁的治療方法不同。如出現尿失禁應到醫院就診,由專業醫師進行相關檢查,壓力性尿失禁宜用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急迫性尿失禁用藥物治療即可。
尿失禁最常見的起因是尿路感染。壓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通常在女性中同時存在,也就是常說的混合性尿失禁。治療尿失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
對于輕中度患者而言,咳嗽、打噴嚏或突然大笑出現尿失禁,首要的是進行盆底肌肉的康復訓練,有意識有節律地做骨盆底肌的收縮與放松運動,從而加強骨盆底肌的力量,并提高婦女有意識地控制這些肌肉的能力。大多數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經過正確的盆底訓練都有良好效果。對于一些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跳躍或急步行走時出現尿失禁,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雌激素類藥物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為生物反饋治療的輔助手段。對于重度直立位即出現尿失禁的患者,在通過盆底訓練、藥物等方法治療無效的情況下,醫生會建議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目前以膀胱頸懸吊術的效果最好,膀胱頸懸吊術的方法有經恥骨后膀胱頸及尿道懸吊術及經陰道膀胱頸部懸吊術,以增加膀胱頸部與尿道的角度。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