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頻道:為提高醫務人員對HIV感染孕產婦臨產應急處置能力,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在急診科和產房進行了HIV感染孕產婦臨產應急處置實戰演練,旨在通過規范化的醫療操作和嚴格的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母嬰傳播風險,最大程度地減少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幾率,進一步提高婦女兒童生活質量及生存率。
本次演練由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公共衛生科副科長劉淼主持,產科主任朱錦明現場指導,醫務科、護理部、門診部、保健部、感染管理科、急診科、藥事科、檢驗科、產房、產科病區主任和護士長等參加此次演練。
9月27日下午15:00,演練正式開始。為模擬HIV孕產婦臨產時尋求孕產期保健服務的全過程,從預檢分診、急診產科醫生接診和檢查、入院、隔離待產、到隔離分娩、新生兒的感染風險評估以及規范性治療應急處置都進行了全程演練。
演練中產科醫生經過詢問獲知,該孕婦在孕期沒有進行傳染病感染指標的檢查,遂立即開通感染指標檢測綠色通道。采血、送檢,檢驗科半小時內出具的報告檢測結果顯示,該產婦HIV初篩陽性,按照HIV感染的診斷要求應立即復檢標本、送市疾控中心進行復核,后經復檢結果顯示HIV陽性。后產房將產婦安置于隔離分娩室分娩,醫務人員做好防護,各項操作嚴格執行消毒隔離防護制度,分娩過程中盡可能避免有創操作,減少新生兒與母體的血液和體液接觸。新生兒娩出后,新生兒科醫生對嬰兒進行母嬰傳播風險評估和早期用藥評估。
在演練過程中,各科室醫務人員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流程執行。
演練結束后,產科朱錦明主任、產房李欣主任和張平護士長分別進行點評。
李欣主任:消除艾梅乙母嬰傳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強調在待產和分娩過程中盡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嬰傳播危險的操作,包括會陰側切、人工破膜、宮內胎兒頭皮監測、使用胎頭吸引器或產鉗助產等,應嚴密觀察并積極處理產程,盡可能減少新生兒接觸母親血液、羊水及分泌物的時間和機會,同時更要做好個人防護。
張平護士長:這次演練很好地鍛煉了助產士在遇到這類急產產婦時應如何應對,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如何進行新生兒的處置,以及科室之間銜接協作等,確保母嬰安全。
朱錦明主任:孕產婦HIV的處置要有完善的應急機制,包括要摸清孕期檢測情況、檢測結果處理、制定安全分娩預案、知情干預、產時干預。在對孕晚期進行產前檢查時,要詳細詢問病史,對具有高危行為的或超過3個月窗口期的孕婦要再次進行HIV抗體檢測,以免漏檢;如孕期從未進行過HIV檢測的,應通知檢驗科立即行HIV抗體快速檢測。
朱主任還指出,艾滋病屬于國家乙類傳染病,要從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方面入手。首先是阻斷母嬰傳播和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同時確保HIV孕產婦所生兒童的規范、足量及時用藥。
感染管理科負責人李麗強調預防醫務人員HIV職業暴露,要做好防護用品的準備;正確使用防護用品;使用一次性產包敷料、預防銳器傷,避免醫務人員感染HIV。
劉淼副科長最后總結發言,此次演練圓滿完成,各科室配合默契,團結協作,也體現了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應對突發傳染病的應急處置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