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頻道:不少家長常聽到身邊人說“聰明早說話,富貴遲生牙”,這句老話究竟有沒有道理,寶寶到底應該何時長牙,何時換牙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聽聽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李莉萍怎么說吧。
牙齒的生長史
聊到牙齒的生長軌跡,就不得不從孕期說起。其實,當母體懷孕至第6周的時候,腹中寶寶的牙齒就已經開始發育了,只不過此時牙齒的雛形---乳牙還包埋在牙齦中。
據李主任介紹,寶寶出生后4-6個月時,一般會萌生出乳牙,有些寶寶可能出生10個月后才會長出第一顆牙齒,這都是正常現象,家長無需太過擔憂。盡管寶寶出牙的時間有早有晚,但不應相差太遠,有的孩子會有個別牙齒的萌出順序顛倒,但最終并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從6個月開始,寶寶平均每個月會長1顆乳牙,直到1歲時,大約會有8顆牙齒。一般情況,孩子會在2歲半左右,長齊20顆乳牙。
寶寶乳牙的萌出遵循著這樣一個生理規律:一定時間、一定順序、左右牙齒對稱發育。
孩子出牙晚是什么原因呢?
缺鈣為兒童牙齒萌出過晚的最常見原因,影響牙胚的生成和鈣化造成牙齒鈣化不良,使鈣鹽在牙體和頜骨內的沉積速度變慢甚至停止。
擾人的雙排牙
雙排牙在醫學上稱為乳牙滯留,其實是乳牙沒掉,恒牙就長出了。一般是由于孩子吃的東西太軟,沒有給牙床一定的刺激,造成乳牙該掉而不掉。所以孩子在換牙期間,應讓孩子多吃些硬的東西,給牙床一定的刺激。
李主任提醒家長們,如果寶寶出現雙排牙的情況,要盡快處理。恒牙一露出,乳牙就要拔除,否則就會造成牙列畸形。
孩子會經歷的換牙
6-8歲時,孩子會經歷換牙,6-12歲之間是乳恒牙交替時期,即乳牙脫落恒牙長出。孩子12歲左右,會長齊跟隨我們一生的28-32顆牙,也就是恒牙。
據李主任介紹,孩子最早6歲換牙,最晚12歲換牙。牙齒擔負著咀嚼功能,如果沒有一副好牙齒,消化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一定要關注孩子的牙齒健康。
孩子的口腔保健
未出牙的寶寶,定時用溫水浸濕消毒紗布擦口腔中殘余食物、牙齦,清除舌部的乳凝塊。已長牙的寶寶,應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進食后及時漱口,刷牙,同時應養成睡前不吃食物,睡覺時不含奶瓶的良好習慣,以預防齲齒的發生。一旦孩子牙爛了,要及時去補牙,否則小洞不補就變成大洞,甚至傷及牙神經,造成孩子無法進食。
專家簡介
李莉萍 口腔科副主任醫師
畢業于江蘇省徐州市醫學院,學士學位。江蘇省徐州市口腔醫學會委員、理事,在《中國醫藥指南》、《中國初級衛生保健》等雜志上發表數十篇論文,撰寫的《孕婦牙周病與早產低體重兒的關聯》一文在江蘇省第十二屆口腔醫學學術會議上獲優秀獎。2019年獲得大學教師資格證書。
工作三十多年,悉心于嬰幼兒及孕產婦口腔疾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周四全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