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院/婦幼頻道:寶寶在成長階段會經歷不同關鍵期,這一時期,多給些刺激,寶寶就會發展的更好。一旦錯過,就不能獲得或達不到最好水平。比如,0~1個月的寶寶,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么呢?今天,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劉雪楠主要為大家介紹新生兒的視覺訓練、聽覺訓練和視聽結合訓練。
1.視覺訓練
王奶奶最近抱孫子了,整天笑的合不攏嘴,逢人便說:“俺孫子生下來后不到半天,眼睛就骨碌碌轉,到處看人,可聰明了!”
劉主任表示,剛出生的嬰兒要到7天后才有視覺,而且只能看到距眼20cm左右的活動物體;集中時間短,視覺調節能力不成熟;喜歡看人臉、紅球、或黑白相間的圖片。
方法:新生兒在安靜覺醒狀態下,母親一手抱寶寶,另一手用紅球吸引其注視。紅球的位置在距眼20厘米處,從中線開始,在寶寶開始注視后慢慢向兩側移動。每次時間不宜過長,從每次20秒開始逐漸加至1~2分鐘。
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當寶寶出現打噴嚏、打哈欠,甚至嘔吐等疲勞癥狀時要立即停止。
“過去有個寶寶4個月了,可是媽媽老覺得他眼睛不大對頭,愛翻白眼,于是請我幫忙看看。我拿了一個紅球想吸引孩子注意,發現孩子不能注視,對光線沒什么反應。當即對家長說,趕緊去市一院眼科就診,結果,孩子是先天性白內障。由于發現得早,寶寶得到及時治療。后來他媽媽興奮地告訴我,孩子能看人了,喊他也知道回頭了!”劉主任說。
劉主任提醒,當家長發現寶寶雙眼的大小、運動、色澤等都不太正常的時候,應該引起重視,及早去醫院就診。視覺訓練一來可以促進寶寶視力發育,二來可以幫助家長們發現寶寶有無視力。
2.聽覺訓練
豆丁媽媽說,豆丁出生四天后做聽力篩查,可是連做了三天都沒通過。有時候突然聽到響動會有驚嚇反應,如果有人突然說話,她會抖一下,我覺得她能聽到啊,可是為什么總是通不過?
劉主任表示,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太緊張,可能是發育欠佳,一般滿月之后再復查都能通過,期間可以通過聽覺訓練幫助寶寶。
方法:新生兒聽覺發育特點是有聽力反射,聽覺發育較好,聽閾較成人高10~20分貝,喜歡高頻聲音。我們可以給寶寶聽輕柔舒緩的音樂,用適合新生兒的沙錘在距離寶寶耳旁20厘米處輕輕搖動,吸引其轉頭;也可由家長在小兒耳旁輕輕呼喚寶寶,吸引轉頭。兩只耳朵輪流進行,每次1~2分鐘即可。如果發現孩子眨眼了或者是抖了一下,說明聽到了。
注意搖動的聲音不宜過響,一側時間不超過30秒。因為時間長了,寶寶易形成習慣化,即不再反應。
3.視聽結合訓練
“寶寶們潛在的能力是非常大的,家長不要怕寶寶聽不懂就吝嗇自己的語言。經常對著寶寶說一些溫暖的話語,促進情感交流,讓他感受到你們的愛。事實證明,寶寶的記憶是可以存儲的,包括胎教時期。我家小外孫在媽媽肚里子時,經常放兒歌給他聽,后來會說話之后,就發現唱兒歌一套一套的。”劉主任笑著說。
方法:成人面對寶寶,距離約20厘米,一邊呼喚寶寶,一邊從中線開始,向左右90度緩慢移動頭部,吸引寶寶追視。要求聲音親切溫柔,面部表情豐富,體現出真切的愛。
注意寶寶的狀態,每次時間不宜過長。
徐州婦幼保健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