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
春季早晚溫差較大,若護理不當,小兒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其主要癥狀包括鼻塞、流涕、打噴嚏,或者伴流淚、微咳,甚至發熱。胃腸道癥狀可有嘔吐、腹瀉等。其病原體大多為病毒,病程l一2周,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若發熱則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多喝水;鼻塞、打噴嚏較重時可服用小兒感冒沖劑緩解癥狀。可適當口服抗病毒藥物如新博林(利巴韋林)等,一般不使用抗生素。若伴發高熱、劇咳、頭疼、嘔吐、頸部僵硬,甚至意識不清,考慮可能并發肺炎、腦膜炎,需及時到醫院就診。本病的預防:提倡母乳喂養;加強體格鍛煉,多外出活動、曬太陽;增強營養,膳食平衡;按時接種疫苗;注意氣候變化,注意增減衣服,盡量少帶小兒去擁擠的公共場所,以減少接觸感染;家庭成員患感冒,應避免接觸,注意室內通風換氣。
結膜炎
春季屬結膜炎高發季節,是指眼睛結膜感染病毒或細菌而發炎,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俗稱“紅眼病”。小兒經常用手擦眼睛,經細菌感染便會致病。此外各種病毒感染,造成流行性結膜炎。其病程1—2周,其主要癥狀為眼結膜充血發紅,水樣或粘液膿性分泌物。小兒患結膜炎后,其洗漱用具要分開,用過的毛巾用沸水消毒,注意雙手清潔衛生。治療主要是局部眼
藥水或眼藥膏治療,若為膿性分泌物為主則用抗菌素眼藥水或眼藥膏外用,如紅霉素眼藥膏等;若為水樣分泌物,考慮病毒感染可能性大,則予利巴韋林眼藥水等外用。若眼部癥狀嚴重,有可能侵犯角膜,影響視力,則需去醫院診治。本病的預防主要是防止接觸傳染,如家中有人患結膜炎,則避免接觸小兒,患者用過的毛巾和臉盆應與小兒分開,并徹底消毒。
皰疹性口腔炎
皰疹性口腔炎春季屬高發季節,由皰疹病毒引起,感染易在托兒所中傳播,多見于l一3歲小兒。主要表現為發熱,38~40℃之間,1—2天后,齒齦、唇內、舌、頰粘膜等處出現小皰疹,周圍有紅暈,破潰后形成潰瘍引起劇烈疼痛,小兒常常流口水、哭鬧、拒食。患兒患本病后,要保持口腔清潔,多飲水,禁用刺激性藥物和食物。局部可涂皰疹凈抑制病毒,亦可噴撒西瓜霜、錫類散或開喉劍等。為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可涂金霉素魚肝油,
疼痛嚴重者食前用2%利多卡因涂局部;發熱者可物理降溫或用退熱劑,有繼發感染時用抗生素。本病的預防主要是防止密切接觸,保持環境及口腔清潔,小兒適當體育鍛煉,提供足夠營養,提高免疫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受腸道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疾病,春季好發,易在托幼機構流行。主要表現為咳嗽、流涕、煩躁、哭鬧,多數不發熱或低熱,發病1—3天后,手、足掌及口腔內出現皰疹,小兒常有流口水、拒食、煩躁不安等癥狀。此病病情溫和,可自行痊愈,為防脫水,應給小兒多喂開水、果汁等。若患兒持續發熱、嘔吐、煩躁不安,則應去醫院診治。本病的預防很重要,應少帶小兒到公共場所游玩,教育小兒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對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應定期消毒。另外應防止用手搔破水皰而引起細菌感染。
友情提示
如果您有問題,想咨詢這位專家,請選用兩種方式:
1.撥打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電話咨詢。
2.登陸導醫論壇 http://bbs.qcdy.com 在線咨詢,24小時之內專家在線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