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子宮肌瘤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發病率在婦科常見病中較高,可達20%-40%。患者高發年齡分布在40-50歲,該年齡段女性發病率高達51.2%-60%。近年來,子宮肌瘤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患病率也有相應的提高。
生活中,不少女性朋友認為小的肌瘤不用管理,等到體積過大也就只能手術處理。殊不知,在不同子宮肌瘤治療方案的正確選擇之前,應合理判斷子宮肌瘤的大小并結合其具體位置,才能確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早期發現的小肌瘤,可以通過中醫藥治療、生活方式和飲食的調整來影響子宮肌瘤的發展,避免越來越大,致使月經量過大、經期延長,以及伴隨尿頻、尿急、大便不暢等癥狀,甚而可能會導致不孕。子宮肌瘤過大,惡變的風險也會增加,部分還會出現肉瘤樣改變。因此,發現子宮肌瘤后,應及時接受治療,防患于未然。
定期體檢很重要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對于及早發現和預防子宮肌瘤至關重要。婦科檢查包括一系列的臨床評估和檢查,其中最常用的是超聲檢查。在超聲檢查中,醫生首先會觀察子宮的總體大小、形態,子宮肌瘤的位置,并測量肌瘤的直徑和體積。超聲檢查有經陰道超聲檢查和經腹超聲檢查兩種方式,其中經陰道超聲檢查對于子宮肌瘤的顯示更清晰,為已婚婦女的首選檢查方式。定期體檢不僅有助于早期發現問題,還能有效控制病情發展,避免更大的健康風險
“小肌瘤”不放任
一般5cm以內的子宮肌瘤,稱之為“小肌瘤”。在臨床工作中,通常應用中藥湯劑、中成藥口服或外治療法等,可改善臟腑功能,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氣血津液等,往往可達到控制肌瘤增長甚至消瘤的效果。中醫中藥在改善肌瘤所導致的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等癥狀方面,也是療效確切。
若子宮肌瘤生長于宮腔內,即子宮黏膜下肌瘤,屬特殊部位子宮肌瘤,雖體積較小,但經量增多及異常出血癥狀較為顯著,可能導致患者因經量過多以致失血性貧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該情況下宜采取宮腔鏡手術治療。該手術為經陰道手術,無腹部切口,手術時間較短,術后恢復快。我院婦科開展宮腔鏡手術已二十余年,技術成熟可靠,患者受益無數。
“大肌瘤”不懼怕
體積較大肌瘤或多發性子宮肌瘤導致子宮顯著增大,須進行手術治療,常見手術方式有肌瘤剔除術和子宮切除術。
肌瘤剔除術可以有效去除肌瘤,恢復正常的月經周期和生育能力。手術方法包括經腹子宮肌瘤切除術、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等。子宮切除術適用于病情較重或者經其他方法治療無效的患者。子宮切除術可以消除子宮肌瘤的根源,手術后,患者會月經停止,但不會提前衰老,因為更年期和衰老主要與卵巢功能有關,手術保留卵巢不會導致患者立即進入更年期,患者無須談之色變。介入治療近年來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中逐漸嶄露頭角。子宮動脈栓塞(UAE)作為一種常見的介入治療方法,通過堵塞供應子宮的最主要的的動脈,減少子宮肌瘤血供,減小肌瘤體積,從而在無手術切口的情況下較為有效的控制子宮肌瘤的增大并改善月經異常等相關癥狀,許多因懼怕常規手術治療的患者采取介入治療后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專家介紹
蔣小飛
婦科二病區主任
醫學博士 主任中醫師
碩士生導師 江蘇省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師從江蘇省名中醫周惠芳教授,從事婦科臨床工作二十余年,先后于北京安貞醫院、北大腫瘤醫院、西班牙巴塞羅那MTC進修學習。
主攻宮腔鏡、腹腔鏡在婦科疾病中的診斷與治療,擅長婦科良惡性腫瘤、HPV感染、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不調、慢性盆腔炎、盆底功能不全、尿失禁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主持多項省、市級科研課題,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SCI論文5篇。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