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近日,徐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脊髓電刺激器置入手術,治療因腦干出血導致意識昏迷的患者。術后經過近兩個月的持續刺激,患者意識成功轉醒。
2023年年底,39歲的患者宋先生(化名)因腦干出血在外院治療,治療后持續處于昏迷狀態,傳統康復治療3個月后仍未轉醒。宋先生家屬經多方打聽,了解到徐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區趙建平主任醫師團隊馬沖、曹壘兩位醫師分別從北京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學習神經調控治療,可以對昏迷患者進行促醒手術,遂到該院尋求進一步救治。

(趙建平團隊查房資料圖)
經多次檢查評估,團隊認為宋先生有可能通過脊髓神經電刺激獲益,改善昏迷狀態。
“脊髓電刺激是一種將電極置入患者脊髓硬脊膜外,按照一定頻率、電壓對脊髓神經進行持續電刺激的技術。每天進行12個小時的微電流刺激,從而達到喚醒患者的目的。”趙建平介紹,脊髓神經刺激器置入術(SCS)產生的脈沖電流刺激高位頸髓可以激活膽堿,激活腦干網狀上行系統,興奮大腦皮層,調節神經遞質的釋放,并且顯著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循環,對長期昏迷患者有很好的促醒作用。
神經外科及神經功能檢查室共同對患者進行了詳細的評估、討論后,考慮到患者已昏迷3個月的狀態和家屬迫切的心情,在科主任的支持和領導下,團隊于今年3月為該患者進行脊髓電刺激器置入手術。

圖為患者術中X射線圖像,箭頭處為置入的電極
手術過程順利。術后,團隊對患者進行持續的電極刺激,依據患者情況變化,團隊對刺激頻率進行動態調整。經過兩個月的時間,患者意識狀態由昏迷恢復量表修訂版(CRS-R)評分持續提高,同時右側上肢肌力逐漸提高,精細動作逐漸改善,左側上肢肌張力明顯改善。CRS-R是目前慢性意識障礙檢查與評估的標準臨床量表,能夠客觀評定慢性意識障礙患者意識狀態,尤其是鑒別植物狀態和微意識狀態。
目前,患者意識已轉醒。

出院前,患者能夠遵囑做出動作
相關鏈接 /
神經調控是一種通過改變神經系統功能來治療疾病的手段,手術方式包括腦深部電刺激(DBS)、周圍神經刺激(VNS)、脊髓神經刺激(SCS),對創傷及卒中后的昏迷、偏癱、癲癇及各種疼痛有效,包括幻肢痛及糖尿病足、癌性疼痛等,是近年由歐美國家傳入的先進的治療方法,通過微創手術置入電極、體外程控,給予患者終身治療,減輕患者痛苦,讓患者重拾生活信心。

其中,SCS具有微創、可逆的特征,一般情況下,神經外科醫生會從患者頸部開3-4個小口進行微創手術。適合進行SCS手術的患者主要包括:嚴重顱腦創傷后、大面積腦梗及腦出血后、缺血缺氧性腦病、一氧化碳中毒以及其他原因導致昏迷的患者。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