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科普:“痄腮”是一種春季兒童常見傳染病,學名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腮腺非化膿性炎癥、腮腺區腫痛為臨床特征,多發于兒童和青少年間。

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還可能侵犯神經系統及各種腺體組織,引起兒童腦膜炎、腦膜腦炎,青春期后可引起睪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大多預后良好,死亡率低,死亡病例主要是重癥腮腺炎病毒性腦炎所導致。

流行性腮腺炎的臨床表現一般潛伏期為8-30天,平均18天,常表現為單、雙側以耳垂為中心的組織腫脹伴疼痛。或以發熱為首發癥狀,24小時內發生“腮痛”,咀嚼時加劇。次日腮腺漸腫大,以耳垂為中心呈馬鞍形伴輕觸痛,通常一側腮腺先腫大,數日內累及對側。腮腺管口紅腫有助于診斷。其他唾液腺如頜下腺或下頜下腺可同時腫大。4?5天后逐漸縮小,病程6~10天。
出現以下并發癥需盡快就醫
1.腦膜炎。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頸項強直。腦脊液呈無菌性腦膜炎改變。經治療癥狀恢復后少見留有后遺癥。
2.睪丸炎。青春期后男性多有發生,常見為單側,也可雙側同時出現。突起發熱、寒戰、頭痛、 惡心、嘔吐和下腹痛。睪丸腫脹、疼痛和變硬,隨熱退腫痛消失。部分患者睪丸炎后發生不同程度的睪丸萎縮。
3.胰腺炎。表現為突起上腹疼痛和緊張感,伴發熱、寒戰、軟弱、反復嘔吐。
4.其他,如卵巢炎、甲狀腺炎、乳腺炎、心肌炎等。
出現合并癥的患者需要及時住院治療。治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般治療:臥床休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避免進食酸性食物。注意口腔衛生,餐后用生理鹽水漱口。
藥物治療:早期可使用相應的抗病毒藥物。頭痛和腮部脹痛時可鎮痛治療,并發胰腺炎需暫時禁食,腮腺炎腦膜炎、腦炎患者治療同其他病毒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并發睪丸炎者要及時采取適當措施。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流行性腮腺炎的預防
1.患者隔離。患者應按呼吸道傳染病隔離至腮腺消腫后9天。
2.主動免疫。目前或內外應用腮腺炎、麻疹、風疹三聯減毒活疫苗進行皮下或者皮內接種,95%以上可產生抗體。潛伏期患者接種可以減輕發病癥狀。但疫苗可能存在致畸作用,因此孕婦禁用。供稿:韓宇
專家介紹
韓宇,副主任醫師,中共黨員,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兼任徐州醫科大學傳染病學理論及見習課程帶教。參與完成多項省市級課題及核心論文撰寫。
擅長艾滋病、梅毒、瘧疾、流感、布氏菌病、流行性出血熱、破傷風、傷寒、麻疹、水痘、腮腺炎等傳染性疾病的診療工作。在艾滋病合并隱球菌、孢子蟲、結核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巨細胞病毒、真菌感染以及神經梅毒、重癥麻疹、重癥水痘等治療有豐富經驗。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