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嚴重致死性并發癥之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我國是肝病大國,有超過700萬肝硬化患者,成功防治并發癥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長患者生存期的關鍵一環。
內鏡下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硬化術,讓患者轉危為安。
近日,53歲的楊女士因多次嘔吐出大量血后出現休克,被家人送至北京地壇醫院徐州醫院(徐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肝病三科劉如玉主任結合楊女士患有肝硬化十余年,還曾因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在外院進行內鏡下食管靜脈套扎治療術等情況,初步判斷此次出血為肝硬化并發癥可能性較大。

劉主任迅速與內鏡室李坪主任聯系,為患者實施全麻氣管插管下行胃鏡檢查,確認楊女士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隨后在醫院內鏡中心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硬化治療,手術過程順利,目前楊阿姨恢復良好。
一天8臺手術,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不出徐州,就能享受到北京一流專家的治療,使許多患者從中受益。
2月28日一天時間,北京地壇醫院徐州醫院(徐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就成功完成了8臺內鏡下食道胃底曲張靜脈精準斷流術和一臺經內鏡黏膜剝離治療。

手術過程中,內鏡室李坪主任精準定位曲張的靜脈,并通過精細的手術操作,成功進行了斷流處理。李坪主任表示,這種手術方式的優點是創傷小、恢復快,能夠極大地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徐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在消化內鏡領域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什么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GOV)多發生于各種引起門脈高壓的肝臟疾病,以肝硬化最為常見,在持續性的門脈高壓作用下,發生肝內外血管增殖,當門靜脈系統的胃冠狀靜脈在食管下段和胃底處與腔靜脈系統的食管靜脈、奇靜脈相吻合時,形成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內鏡下食道胃底曲張靜脈精準斷流術(ESVD)是一種近年來在國內興起的一種內鏡下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治療食道胃底靜脈曲張,這是一種嚴重的消化道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消化道出血,甚至危及生命。通過內鏡手術,醫生可以在不切開腹部的情況下,精準地找到曲張的靜脈,并進行斷流處理,從而有效防止消化道出血的發生。
專家介紹

李坪
主任醫師,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消化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食管胃靜脈曲張精準治療及相關器械開發,首創內鏡下食管胃靜脈曲張精準斷流術(ESVD)。
主要任職:
中國醫藥教育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常委門脈高壓學組副組長
中國醫促會常委委員門脈高壓學組副組長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消化病學分會常務委員
北京整合醫學會內鏡分會常委
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北京醫師協會臨床門脈高壓專業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
北京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委員會委員
北京健康促進會門脈高壓多學科專家委員會委員
北京醫師協會內鏡超聲醫師分會常委理事
北京市朝陽區預防醫學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