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科普:秋冬交替,萬物凋謝,晝夜溫差加大,古人常有“自古逢秋悲寂寥”“萬里悲秋常作客”的感慨,你是否也感覺emo了? 近期,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門診患者中,抑郁障礙的就診人群明顯增加,很多患者表現出,莫名心情不好,出現了“悲秋”的情緒。對此,心理專家提醒,秋季是抑郁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高發、易復發的季節,要正確認識“悲秋”,緩解“悲秋”帶來的情緒及心理問題。
『什么是“悲秋綜合征”?』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科大科主任、學科帶頭人左曉偉主任醫師表示,“悲秋綜合征”不是專業的診斷名稱,它是一種季節性抑郁癥。入秋后隨著光照減少,溫度降低,人體激素分泌出現相應的變化,加之運動量減少,從而影響到情緒。另外,秋季是凋亡的季節,有時秋雨綿綿,一些性格細膩的人群對環境變化敏感,思慮過多,出現煩躁抑郁、精神消沉、倦怠乏力等“悲秋”的情緒及行為癥狀。
『“悲秋綜合征”有哪些表現?』
悲秋綜合征可以存在抑郁癥的特征性表現,如感覺心情壓抑、憂傷,提不起興趣、感受不到快樂,疲乏感、活力減退等,還常出現一些不典型的表現,如食欲的增加,體重的增加,睡眠的增多,導致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受損。
『什么樣的人群容易出現類似的心理問題呢?』
性格敏感內向的人群、女性尤其是孕產期女性、老人、患有情緒障礙的青少年兒童、室內工作者、生活不規律的人群,都是此類心理問題的高發群體。
『如何緩解“悲秋”情緒?』
想要緩解“悲秋”情緒,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規律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熬夜,適應大自然的節律;曬太陽,比如上午或下午曬半小時左右的太陽,多接受自然光照,可以調節內源性激素的分泌,有助于改善心情;
2、適當運動。可以選擇慢跑、散步、瑜伽等運動方式,增加身體活力,緩解疲勞和壓力,有助于改善情緒和睡眠問題
3、合理飲食。
4、其他:閱讀相關心理書籍,看一場輕松愉快的電影,穿明亮色彩的衣服或者把家里裝扮的明亮一些,積極與人交往,讓自己充實起來,避免空虛和孤獨。
『哪些抑郁癥的表現是“悲秋綜合征”的表現?』
1.抑郁發作的發生與一年中的特定時之間,存在規律性的時間關系(例如,秋季或冬季)。
2.完全緩解也發生于一年中的特定時間(例如,抑郁在春季消失)。
3.在過去的2年中,兩次重性抑郁發作的出現能夠證明時間的季節性關系,并且在同一時期內沒有非季節性的重性抑郁發作出現。
4.在個體的一生中,季節性的重性抑郁發作(如上所述),明顯多于非季節性的重性抑郁發作。
短暫且輕微的情緒問題大多可自行緩解,如果有嚴重情緒低落或持續兩周以上的情緒低落,建議及時就診治療。
『大眾對治療有兩個常見誤區:』
1、很多情緒或睡眠問題的患者,自行購買褪黑素治療,目前研究表明,外源性的激素并不能起到內源性激素同樣的效果,濫用褪黑素反而會造成肝功能損害等一系列副反應。
2、一些人群在網上自行購買光照治療儀,光照治療是要特殊光譜的光線,有相應的使用標準和療程,目前作為抑郁的輔助治療手段。作為大眾人群,最便捷有效的,是建議大家接受自然光照。
最后,再次告知大家,如果情緒問題嚴重或者持續時間在2周以上,請一定及時就醫,經專業人員系統評估后采取相關的治療手段,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或物理治療等。
專家簡介

左曉偉
碩士,主任醫師,精神科學科帶頭人,精神科主任,心理治療師,徐州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江蘇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江蘇省精神醫學會委員,市司法、勞動能力鑒定專家庫成員,市衛健委衛生健康科教專家,淮河精神衛生專科聯盟理事,市心理學會理事,市第十三屆黨代會代表。獲淮海科技進步獎一項,主持市課題兩項,發表論文數篇。
研究方向:擅長情感障礙類疾病的診治,焦慮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障礙的藥物和心理治療。(左曉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