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炎炎夏日,高溫“烤”驗讓人喘不過氣。到底該如何科學防暑,避免誤區呢? 讓我們聽聽急診醫學專家怎么說。
專家介紹,高溫高濕或者無風的環境下容易中暑,輕者可能會出現頭暈、無力、嘔吐等表現,重者甚至會發生痙攣、暈厥、衰竭、休克等,如果發現不及時或者處置不當,可能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65歲以上老年人、嬰幼兒、兒童及慢性病患者中暑的風險最大。
“當前公眾對中暑還存在不少認識誤區。”專家表示,有時錯誤的做法可能引起中暑,甚至加重癥狀。

誤區一:白天在室外才會中暑
中暑跟人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通風條件等相關,并不是只有在太陽下暴曬才會中暑。即使是室內,如果環境密閉無風、高溫高濕同樣容易中暑。有些老年人因擔心電費而不使用空調、電扇等電器,在高溫天待在家中仍有可能中暑。
誤區二:防暑即防曬,捂嚴實了最好
人體主要散熱器官是皮膚,在炎熱的夏天,主要靠汗液蒸發和空氣對流帶走熱量。如果穿得太厚或是穿透氣性不好的衣服,人體散熱受阻,更容易中暑。建議在高溫高濕環境中停留時,注意科學補充水份和電解質,選擇撐傘等物理防曬,穿涼爽透氣的衣服。
誤區三:嬰幼兒不能吹空調
每年都有粗心的家長沒有及時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怕著涼給孩子穿太多、不敢開空調,或是讓孩子待在悶熱的車內,導致孩子發生中暑。兒童尤其嬰幼兒基礎代謝要比成人高,體溫調節中樞還未發育完善,家長需要多留心,小心矯枉過正,孩子沒著涼反而中暑。
誤區四:中暑發熱后口服退燒藥
中暑引起的體溫升高與普通的發燒需區別對待。中暑引起的體溫升高主因是散熱障礙,退燒藥會使已經大量出汗的患者進一步出汗,加重電解質紊亂,加重病情。
中暑發熱的正確應對方式是物理降溫,如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用2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擦拭身體,水份蒸發加速散熱,請避免用大量酒精擦拭身體。
誤區五:中暑后大量飲水
中暑后適當補水是正確操作,但切勿大量飲用純凈水。只補充水份不補充電解質會導致電解質平衡被打破,出現稀釋性低鈉血癥,還可能出現腦水腫昏迷。正確的補水方法是少量多次,并且最好飲用含有各種電解質的液體,如果汁、淡鹽水等。(來源:人民網)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中心每年夏季都會接診許多熱射病(中暑)患者,急診醫學科主任張良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戶外運動和作業時注意防護,做好合理補液,一旦出現中暑癥狀,請及時前往正規醫院進行救治,以免發生危險。
相關科室簡介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
急診醫學科始建于1985年,是徐州市急診醫學市級重點???,江蘇省急診醫學質控委員單位,國家級急診??漆t聯體理事單位。作為我市成立最早的急診專業臨床科室,現已發展成為急診、急救、EICU、急診病房和觀察病人病房化管理為一體的急診醫學中心。擁有醫護人員100余人,其中主任醫師 2人、副主任醫師 3人、主治醫師12人、住院醫師15人、醫學碩士21人、在職研究生3人。開設了急診內科、急診外科、急診兒科、急診眼科、急診耳鼻喉科、急診婦產科、急診檢驗科、急診藥房、急診影像、急診搶救室、急診輸液室、EICU、急診病房、急診觀察室、創傷縫合室、急診手術室等,每年接待急診病人70000余人次,其中危重病人約7000余人次。急診醫學科憑借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搶救設施,開設的急救綠色通道,如“腦卒中綠色通道”、“胸痛病人綠色通道”、“急性中毒綠色通道”、“多發創傷綠色通道”等,讓急危重病人能夠得到及時的、全方位的救治,顯著提高了急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先后榮獲“江蘇省人民滿意醫療衛生服務窗口”“江蘇省用戶服務滿意班組”“江蘇省五一先進集體獎章”“江蘇省巾幗文明崗” “徐州市先進集體”“徐州市五一先進集體獎章”“徐州市人民滿意科室”“市級青年文明號”“市工人先鋒號” “徐州市創建文明行業示范點”“徐州市衛生局先進科室”“服務明星科室”等榮譽稱號。近年來,發表省級以上論文 200余篇,出版專著3部,每年培訓全科醫師50多人。
專家簡介

張良,主任醫師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暨中國礦業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市立醫院急救醫學教研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臨床技術培訓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急救復蘇危重病與人工生命支持學組委員,中國地市級急診專科醫聯體理事,江蘇省急診醫學質控中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危重病學組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急診醫學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急診質控學組委員,江蘇省預防醫學會院內應急學組委員,徐州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急診醫學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省衛健委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成員。發表省級以上學術論文數十篇,主編《臨床常見危重病診療新策略》,《臨床急癥診斷與救治關鍵》,《現代急癥診斷與處理措施》,《院前急救概要與急診科疾病處置要點》等專著。

劉寧,副主任醫師
畢業于南京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碩士學位?,F任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徐州市醫學會急診專業組委員,徐州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委員。發表SCI論文兩篇。熟練掌握創傷外科各種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擅長腹部創傷的急救與手術。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