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談起疫情,人們似乎立刻想到新冠病毒。而在天氣漸暖之際,其他一些傳染病也蠢蠢欲動。兒童免疫力尚未完全建立,是多種傳染病原體的易感人群。有經驗的爸爸媽媽們都知道,孩子拉水樣便,可能感染了輪狀病毒;發熱后出現紅色皮疹,可能是幼兒急疹;腮幫子鼓鼓的,摸一下還疼,可能是流行性腮腺炎……看著似乎很簡單嘛!真的是這樣嗎?最近徐州市兒童醫院皰疹門診,發現手足口病相比上個月已有所增多,隨著天氣漸暖,手足口病病例也像氣溫升高一樣逐漸增多起來,什么是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
腸道病毒的分類及發病機理
目前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確定了100多種腸道病毒血清型,并分為4類:A型、B型、C型、D型人類腸道病毒,我們常見的柯薩奇病毒6、16、EV-71屬于A型;埃可病毒多屬于B型;部分脊髓灰質炎病毒屬于C型。
在臨床上,腸道病毒可根據不同的臨床模式和結果分為脊髓灰質炎和非脊髓灰質炎腸病毒。
脊髓灰質炎病毒可導致脊髓灰質炎,從而導致肌肉癱瘓。
非脊髓灰質炎腸道病毒通常會引起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和結膜炎等疾病,但也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如無菌性腦膜炎和心肌炎。
腸道病毒通過胃腸道或呼吸道進入人類宿主,胃腸道的細胞表面起著病毒受體的作用,最初的復制開始于胃腸道局部的淋巴組織。如果局部復制受到限制,則病人處于無癥狀狀態;如果病毒進入區域淋巴結和網狀內皮系統器官,可能會發展為輕度或非特異性疾病;病毒若通過血源性傳播,這就可導致更嚴重和特征性的全身性疾病。
腸道病毒可導致的疾病
病毒往往來自手足口病患兒和隱性感染者,他們的糞便、咽喉分泌物、唾液甚至皰疹液都富含病毒。當嬰幼兒和兒童接觸到被這些病毒污染的手、玩具、毛巾等物品,或者吸入了含有這些病毒的飛沫,進食了被這些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都能被感染。
(1)皰疹性咽峽炎:主要病原是柯薩奇A病毒,但是柯薩奇B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和其他腸病毒也可引起。該病有發燒、頭痛、喉嚨痛、吞咽困難、食欲不振,偶爾嘔吐和腹痛表現。
(2)手足口病:最常與柯薩奇A16相關,柯薩奇B病毒、埃可病毒等也可導致。腸道病毒71(EV71)常是手足口病的重癥原因之一。
(3)其他:波士頓疹病:埃可病毒16是波士頓疹病的病因。爆發性假血管瘤病:已證實與埃可病毒25、32感染有關,EB病毒感染也可致此。柯薩奇濕疹:本癥系在特應性皮炎的基礎上,感染了柯薩奇病毒A6、A16所致。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都是傳染性疾病,5 歲以下的孩子是高發人群。它們是一對「表兄弟」,都是出自同一個家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腸道病毒。手足口病的病毒和引起皰疹性咽頰炎的病毒,有很多是重疊的,所以在癥狀和傳播途徑上極為相似,又有所區別。
手足口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隱性感染者難以鑒別和發現。皰疹期為發病后1-3天后,身體出現小水泡或無痛的紅疹,主要分布于口腔粘膜、舌頭、手心、手指及足心、腳趾間。
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是典型的糞—口或口—口的傳染模式,也可經飛沫、接觸等途徑傳染。
手足口病的分期
感染后的潛伏期一般2-10天,平均3-5天。當這些病毒進入人體后,主要在咽部和腸道的淋巴結內大量復制,然后通過血液在全身“旅游”,尋找喜歡的器官和組織。皮膚、黏膜、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臟等。
大多數病毒愛好和平,在皮膚和黏膜誘發炎癥,患兒表現為皮疹;而少數病毒,比如CV-A16和EV-A71則比較兇殘,偏偏要去神經系統、肺臟等搗亂,在這些器官組織誘發炎癥,甚至發生“兒茶酚胺風暴”,導致腦水腫、神經源性肺水腫、循環衰竭等,造成重癥手足口病,危及患兒生命。
急性起病:潛伏期3-5天,7-10天可自愈。
發熱:體溫多在38℃以上,2-3天恢復正常,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癥狀。
皮疹:發熱1-2天后,口腔黏膜、唇內或咽峽部出現散在皰疹,皰疹破潰后會出現潰瘍。 口腔皰疹后1-2天,患兒的手心、足心及臀部上出現呈丘疹樣皮疹,腳心最多,皰疹呈圓形、橢圓形或扁平形顆粒,不痛不癢。
雖然大多數手足口病患兒都比較輕,大部分可自愈,但也不能麻痹大意,尤其患兒出現持續高熱,體溫大于39.0℃,退熱效果差,精神萎靡、頭痛、嘔吐、易驚等神經系統表現,呼吸變快,四肢末梢發涼等,就提示病情惡化,應及早干預。
如何治療手足口病
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和特異性治療手段。主要是對癥治療。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如若發生并發癥,要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并給予相應治療。普通手足口病預后良好,但中樞神經系統受累時部分患兒可留有不成程度后遺癥,若合并肺水腫和肺出血則預后差。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 勤洗手
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含氯洗手液,用流動的水給孩子洗手。看護人接觸孩子前、換尿布、處理糞便后也要洗手。
2. 注意孩子用品及環境衛生
孩子的尿布要及時清洗、消毒;奶瓶、奶嘴及餐具使用前充分清洗、消毒;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3. 盡量少帶孩子去人多密集公共場所
不管皰疹性咽頰炎還是手足口,病癥消失后還會持續有 1~2 周的后續傳染期,高發季盡量少帶孩子去人多密集公共場所。
4. 及時接種手足口疫苗
皰疹性咽頰炎沒有疫苗,手足口可以接種二類疫苗 EV71 疫苗,對腸道病毒 71 型(也是最危重癥的一型)感染的保護率達 90% 以上,6 個月至5 歲的孩子可以選擇接種。
徐州市兒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室
徐州市兒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是徐州市唯一收治手足口病的專科科室,是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的兒科感染病區,承擔著徐州市及周邊地區手足口病的收治工作,多年來一直從事重癥手足口病的收治和搶救工作,并制定了徐州市重癥手足口病的救治指南。感染性疾病科除重點收治手足口病患兒外,還收治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救治,如發熱原因待查、川崎病、EB病毒感染、重癥肺炎、感染性胃腸炎等。
感染性疾病科特色診療:徐州市兒童醫院發熱待查門診,發熱待查原因較多,主要包括感染、風濕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和腫瘤性疾病,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明確發熱原因。發熱待查屬于感染性疾病科專科病種,徐州市兒童醫院成立的發熱待查門診由感染性疾病科的專業團隊承擔,所有醫師均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多家兒童醫院專業進修感染性疾病,在發熱待查的診療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地址:門診樓急診大廳第8診室,時間:每天08:00—12:00,13:30—16:30,節假日無休。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