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寶寶便秘了,揉揉肚子就能好了嗎?聽聽徐州市兒童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郭忠寅醫生怎么說——
中醫范疇的便秘是以大便秘結不通為主癥的疾病,臨床上以排便間隔延長,大便干結難解,或雖有便意而排出困難為主要特征。便秘可作為獨立存在的疾病,也可見于多種疾病病變過程中。西醫學中因腸動力減弱、腸道刺激不足導致的便秘,腸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便秘,直腸肛門病變如肛裂、痔瘡等導致的便秘,以及藥物作用引起的便秘,熱病傷陰后的便秘等,都可配合使用中醫療法。
在中醫發展的歷程中,早在《內經》中即有“后不利”、“大便難”的記載。漢代張仲景稱便秘為“脾約”、“陽結”、“陰結”,并在《金匱要略》及《傷寒論》中提出了系統的病因病機及治療用方。經后世的發展及實踐,現已形成了較為完整并行之有效的理論體系和診療方案。
病因
因現代生活方式變遷、生活水平的提升,兒童便秘常見原因主要為飲食因素。如進食量偏多或者偏嗜肉食,導致脾胃傳導功能受損;恣食辛辣肥甘厚味、煎炸烤炙食物,導滯胃腸積熱耗傷陰液;進食蔬菜過少、食量不足、飲水不足等,引起腸道津液不足;以上因素致使大腸津液虧少,大便干燥滯留大腸而形成便秘。
另有部分患兒或患病日久,或過用藥物、或存在器質性損傷等,致使中氣損傷,氣虛則大腸傳送無力,而成便秘。
辯證分型
兒童常見的便秘可以分為積食、實熱、陰虛、氣虛便秘四種。
積食便秘主要表現為便秘腹脹、食欲不振、經常打嗝或時常嘔吐、舌苔厚膩等。
實熱便秘是因為胃腸積熱引起,主要表現為大便干結、腹脹腹痛、尿黃、面色紅、口干口臭、煩躁哭鬧、舌苔黃厚。
陰虛便秘主要是因為各種疾病損傷津液、主要表現是大便干燥、手足心熱、咽干口渴、煩躁易哭鬧、舌紅少苔或地圖舌。
氣虛便秘常因病邪長期損傷脾胃,胃腸推動能力不足,主要表現是大便干或不干,雖有便意但解便時氣力不足、難于便出;孩子面色萎黃,時常乏力,易出汗,舌質淡或有齒痕。
便秘另有氣滯型、血虛型、陽虛型,與上述證型比較,兒童患者相對較少。
治療
1、口服藥以辯證論治為基本原則,可選用中成藥或代煎湯藥。我院湯藥可代煎甜化,保證效果的同時,方便孩子服用。
2、除口服湯藥外,中醫科還開展了多種外治法,可配合使用。
(1)中藥貼治療。我科現有的便秘貼,可根據不同證型,選取足三里、天樞等穴位進行敷貼。我科中藥貼針對兒童皮膚特點進行組方,極少出現皮膚損傷,適合各年齡段兒童使用。
(2)推拿治療。根據不同證型可選取大腸穴、脾胃穴等,患兒接受度好,特別適合小年齡患兒使用。
(3)藥浴。對于服藥困難的兒童,可選用草藥煮水泡腳或泡澡。
(4)耳穴療法。采用耳穴壓豆刺激耳廓上的臟腑反應區,以調整臟腑功能,需辨證取穴,兒童接受度好。
日常調理
如長期便秘,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情緒煩躁、睡眠障礙等,進而對孩子生長發育、日常生活等產生明顯負面影響。從中醫角度來講,孩子大便通暢是良好脾胃功能的表現,脾胃運化正常則氣血充盛、百病不生;減少便秘,可減少疾病的發生也可促進疾病的恢復。
怎樣才能盡量避免便秘的發生呢?建議保持規律的進餐時間,避免進食過量,避免明顯的飲食偏嗜,如過食葷食、煎炸、寒涼生冷、辛辣食物等;宜多食蔬菜粗糧,保證充足的飲水量,保持精神舒暢,避免久坐少動,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