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不少家長有疑惑,要不要給孩子做智力測試?智力和智商是一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智力可以看做人類所擁有的認知能力,包括推理、理解、計劃、解決問題、做出決定、抽象思維、語言理解和表達等。
智商,是“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簡稱。
一個人的智商是穩定不變的還是會發生波動呢?一個人的智商得分是會發生改變的,不是一直固定的。這種波動和改變在兒童期會相對更多,年齡越大則相對穩定。
智力測試是判斷孩子是否聰明的金標準嗎?我們通常所說的智力測試,嚴格來說,是智商測試,包括斯坦福-比奈測試、瑞文推理、韋克斯勒智力量表等。那么,這些智力測試的結果是不是就是判斷孩子是否“聰明”的金標準呢?
首先,智力測試是有其優點的。比如能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保護因素和有害因素,在了解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個體化教育成為可能。另外,對于一些特殊兒童,智力測試能幫助我們診斷或者制定個體化干預。
但是,智力測試以及其結果是有局限性的。比如,一個單獨的智力測試分數并不能反映孩子的全面信息,有些智力測試(比如瑞文推理)所能反映的只有一個維度,無法囊括孩子智商的所有方面。
此外,對于我們普通父母和老師來說,智力測試有時候會起誤導作用。如果有的孩子智商測試分數不高,家長和老師則可能在心里給孩子下了“不聰明”的判斷,默認孩子達不到很好的成績。有的老師或者父母甚至會直接和孩子說他笨,可想而知這種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多大打擊……
研究已經證實:孩子學業成就取決于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動機、老師的期望值、文化背景、父母的態度、伙伴表現等。所以高智商不等于一定成功,智商一般也并不等于不會有所作為。
如果孩子具有影響大腦發育的高危因素或者孩子在學業、環境適應、社交、語言、生活等各方面有明顯的問題,那就需要早期做智力測試,以便及早發現,及時干預,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反之,則不用特意去做,以免固化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和看法。
兒童保健科特色與技術優勢
科室開展發展性評估及智力測試(篩查性及診斷性),如Gesell發育量表、0-6歲兒童神經心理發育量表、格里菲斯發育評估量表、韋氏幼兒智力測試、韋氏兒童智力測試及皮博迪圖片詞匯測試(PPVT)、兒童發展量表、沙盤游戲、繪畫治療、視聽整合IVA-CPT注意力測試、執行功能團體訓練、兒童平衡測定及訓練等。
科室具有全面的心理問卷評估,包括多動癥(SNAP-IV)篩查問卷、多動癥診斷量表、兒童焦慮性情緒障礙篩查量表、兒童抑郁自評量表、兒童自我意識量表、同學關系困擾量表、父母教養方式評價、學生學習動機問卷、簡明應對方式問卷、兒童氣質問卷、兒童感覺統合量表、兒童長處與困難問卷(家長版)、嬰幼兒語言發育進程篩查問卷、兒童困難問卷(家長版)、Weiss功能性缺陷量表(家長版)、Conners家長問卷、Conners教師問卷、Conners教師簡版量表、兒童行為問卷(CBCL)、小學生心理健康問卷、中學生心理健康問卷、孤獨癥ABC量表及M-CHAT量表、克氏行為問卷、睡眠問卷、耶魯抽動癥狀評定量表等。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