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頻道:膀胱癌,是目前我國泌尿系統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卻較少被人關注,只因它 “性格內向、深藏不露、城府很深”,總是悄悄侵蝕著人體的膀胱,因癥狀不明顯常被忽視,使它得以隱藏和發展……
60歲的王師傅剛退休正是享受幸福老年生活、含飴弄孫的時候,然而最近的一次超聲檢查,卻讓王師傅的生活陷入了黑暗……
長期血尿未重視,一查竟是膀胱癌!
“曹主任我已經尿血差不多半年了,過了兩三天之后多喝點就好了,本來我以為是上火什么的,吃了點消炎藥就沒太在意,誰知最近一個月小便帶血,還越來越多。”前不久,徐州市腫瘤醫院泌尿外科診室里,王師傅訴說著自己的病情。
“膀胱內高回聲團塊,考慮膀胱癌可能,建議進一步檢查。”看到這個令人害怕的B超檢查結果,王師傅趕緊找到醫院就診,徐州市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曹敬毅博士給王師傅做了膀胱鏡檢查,結果顯示王師傅膀胱內有多個占位性病變,最大的為3cm, 病理報告考慮高級別浸潤性尿路上皮癌。王師傅最終被診斷為膀胱癌。
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惡性腫瘤,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分為肌層浸潤性尿路上皮癌和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
曹敬毅博士解釋說:“絕大多數膀胱癌為尿路上皮癌。肌層浸潤性尿路上皮癌占尿路上皮癌的20%左右,其惡性程度更高,容易轉移,對患者的生命影響較大。”
微創手術切腫瘤,回腸再造膀胱
了解到患者情況后,曹敬毅博士安排患者住院,完善相關檢查,組織MDT病例討論,患者全身檢查中并沒有發現腫瘤轉移,符合根治性手術條件。決定為患者施行微創手術——腹腔鏡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回腸膀胱術。

膀胱癌根治術
因為解剖位置深,毗鄰器官多,其手術步驟多、操作復雜、手術持續時間長、出血風險高、術后護理要求高,膀胱癌根治術是泌尿外科學術界公認的難度最大,手術步驟最復雜的手術。而腹腔鏡下膀胱癌根治術的技術要求更高,操作難度更大,但對患者而言,創傷更小,恢復更快。
如何選擇尿流改道
泌尿外科團隊采用“回腸膀胱術”,略有不同的是采取了“褲衩”吻合模式。曹敬毅指出:“ 目前世界范圍內多采用這種尿流改道術,該術式避免了換管的麻煩,護理起來更加方便,可最大程度減少術后心理創傷,且對生活質量的提升要優越于傳統方式”。
盡管手術難度大,曹敬毅博士憑借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術中精細操作,最終經過四個多小時成功完成手術,術后采用目前先進的ERAS快速康復技術,在泌尿外科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患者順利康復。
提升技術,做好手術是外科醫生終身的追求。
“不僅要做好手術,也要學會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這是作為一名醫生的最大愿望。”曹敬毅強調,我院泌尿外科緊跟國際國內學科發展步伐,采取從尿道切除腫瘤、再輔助放化療的三聯療法,盡最大可能保留膀胱,在保證膀胱癌患者治療效果的同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無痛血尿要警惕,可能是腫瘤在“敲門”!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占我國泌尿生殖系腫瘤發病率的第一位。膀胱癌的病因復雜, 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且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高發年齡50~70歲,男性膀胱癌發病率較女性為高。其臨床首發癥狀多以無痛性肉眼血尿為主,尿色可呈淡紅色或深褐色不等,多為洗肉水色,可形成血凝塊。

“尿血是膀胱癌患者最常見的癥狀,可能僅出現一次或持續數天,可自行減輕或停止,往往給患者“病好了”的錯覺,若干時間后可能再次發作。若并發感染,可能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膀胱三角區及膀胱頸部的腫瘤可梗阻膀胱出口,出現排尿困難。”曹敬毅博士繼續解釋說,“另一常見的癥狀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頻、尿急、尿痛。晚期患者在就診時已出現體重減輕、腎功能不全、腹痛或者骨痛等晚期表現。”
目前,膀胱癌的發病原因還不清楚,一般認為發生膀胱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吸煙,長期接觸含苯類的化工用品,盆腔感染、盆腔放療病史,長期使用染發劑(特別是含苯類的染發劑),飲酒,大量進食脂肪、咖啡,濫用含非那西汀的止痛藥等。而吸煙是目前已經明確的與膀胱癌發生最相關一個危險因素,并且也是其他泌尿系統腫瘤發生的密切危險因素。因此,曹敬毅博士建議一定要戒煙。
多飲水,勤排尿
是預防膀胱癌的有效措施。曹敬毅博士建議,要想預防膀胱癌的發生,就應該充分飲水,使尿液稀釋后及時排出,這樣,尿液中的細菌和致癌物質就相對降低,可以減少對膀胱黏膜的刺激和損害,從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膀胱癌的作用。
曹敬毅博士提醒
無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早期最典型的臨床癥狀之一,即使是一過性血尿,也不能大意,一定要去醫院檢查清楚原因。同時建議普通百姓每年做一次泌尿系彩超檢查,早發現、早治療,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