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都說“十人九痔”,雖是民間俗語,但在生活中,痔瘡的發病率確實非常高。痔瘡可發生于各個年齡段,以20-60周歲的人群為多見,其治療方式也有多種多樣。
“說出來就會被恥笑,就會被拿來當做調笑的談資。”相信,這是許多痔瘡患者即使便血、疼痛難忍也不肯吐露、不愿就醫的原因之一。大家總是會對“痔瘡”選擇避而不談,即便是很要好的朋友、同事、家人,也會悄悄隱藏起自己的“小秘密”。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消化內科石麗紅表示,對于這些不想讓身邊人知曉,或正在上班、上學,不能夠請長假手術、休養的痔瘡患者,CAES手術,通過消化內鏡治痔瘡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徐礦總醫院消化內鏡治療中心對Ⅰ度~Ⅲ度的內痔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內鏡下泡沫硬化劑治療,基本無痛苦、創傷小、肛門受損小、并發癥少、恢復快、醫療費用低。
什么是痔瘡?
石麗紅主任介紹,痔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內痔是肛墊(肛管血管墊)的支持結構、血管叢及動靜脈吻合發生的病理性改變和移位。
外痔是齒狀線遠側皮下血管叢擴張、血流淤滯、血栓形成或組織增生。根據組織的病理特點,外痔可分為結締組織性、血栓性、靜脈曲張性和炎性外痔類。
混合痔是內痔和相應部位的外痔血管叢的相互融合。
內痔可分為Ⅰ度 、Ⅱ度、Ⅲ度、Ⅳ度。
Ⅰ度 :便時帶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無痔脫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時有痔脫出,便后可自行還納;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勞累、負重時有痔脫出,需用手還納;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續脫出或還納后易脫出。
“痔瘡的形成其實就是肛墊下移。痔靜脈的血管下移、曲張,血供豐富所形成。便秘、長期飲酒、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久坐久站等不良習慣都是痔瘡的誘發原因。”石麗紅主任說道。
雙管齊下——直腸“體檢” + 治痔瘡
“過去的肛腸鏡是直視鏡,只能直著看,借助外科理論引入內鏡治療后,現在的消化內鏡是可彎曲的,既能直視,又能倒鏡,操作非常方便。”石麗紅主任說道。
石麗紅主任介紹,大多數痔瘡的患者都是以便血為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有便血就是痔瘡原因,其實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很多,如直腸病變,直腸癌,直腸息肉長得過大等等。因此,首先要先進行一個檢查,排除結直腸病變的可能后,才能對痔瘡進行治療。
石麗紅主任稱,消化內鏡技術的應用現在很普遍,可以進行胃腸道息肉切除、胃腸道出血的止血、膽總管結石的排除等等。在內鏡手術過程中,可以很直觀的看出直腸和肛門周圍的一些情況,是否有息肉,惡性腫瘤等消化道疾病,還能夠避免漏診,所以才開始應用于治療痔瘡。
CAES手術
透明帽輔助內鏡下硬化術,也叫CAES手術,是一個以內鏡為基礎的泡沫硬化劑治療。
硬化劑注入到內痔粘膜下、基底部或痔核:
可對內痔粘膜下層及痔核內的靜脈及小動脈產生刺激,迅速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栓形成。同時由于藥品的化學作用使內痔靜脈團及周圍黏膜組織產生無菌性炎癥,引起內痔靜脈團及黏膜損傷、纖維細胞增生、血栓纖維化,以達到使內痔靜脈團縮小、萎縮的效果。
由于纖維化形成,可將松弛的黏膜借纖維組織重新固定其在下方的肌壁上,防止黏膜再次脫垂。
“相當于一個精準斷流手術。簡單來說就是,分別在肛周最嚴重的地方找幾個點,注射藥物聚桂醇,使痔靜脈血管發生纖維化,血管閉塞,閉塞后出血自然就消失了。”石麗紅主任說道。“這種方法可反復操作,操作很簡單,還節約醫療資源,像在給直腸做個體檢的過程中,順便就解決了痔瘡困擾,并且手術時間很快,一般不到10分鐘就可以完成。醫療費用低,大概在2000塊錢左右就能夠解決問題。”
嚴重的痔瘡也是要命的!石麗紅主任稱,之前曾接收過一名,豐縣男患者,30多歲,出血休克,反復出血3次,血紅素下降到正常人的一半,每次出血都需要進行輸血,在排除多種原因,以消化內鏡治療痔瘡后,回訪就已經不再出血了。
因此,石麗紅主任特別提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預防痔瘡。如果發生痔瘡,一定要早診早治。
日常生活預防痔瘡
1. 改善飲食習慣。禁食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 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同時便后要進行清潔、進行坐浴。
3. 改善生活習慣。不能總坐也不能總站著、也不能總蹲著,要適當的進行活動。
4. 進行提肛鍛煉。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