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俗話說:“十人九痔”。俗話還說:“痔瘡發作,可以疼到把人送走……”
對于痔瘡手術,民間傳言更是恐怖!“女人寧可再生一次孩子,都不愿意做一次痔瘡手術!”因為發病部位隱私,很多人諱言痔瘡。因為害怕手術疼痛,很多有“痔”之士拖著不去醫院。其實,隨著醫學的進步,痔瘡的治療遠沒有想象中的痛苦。
“治療痔瘡甚至可以不用麻醉,不用開刀!”徐州市腫瘤醫院消化科副主任王屹然說,“我們已經通過內鏡做了十余例內痔手術,預后良好。而且價格比傳統外科手術低了30%。”
有“痔”青年怕疼不敢就醫
50出頭的陳先生每次便后,肛門上會掉出一顆“肉球”,多數情況下便后可以自己縮回去。然而一旦吃香喝辣,火鍋燒烤之后就比較麻煩,甚至要手動才能塞回去。
陳先生知道,這個“肉球”其實是痔瘡。痔瘡的問題已經困擾陳先生四五年。隨著年齡漸長,痔瘡越來越重。特別是近幾年熬夜、久坐、吃辛辣食物、排便時玩手機等不良生活習慣疊加,他開始出現反復便血。
陳先生曾經動過外科手術切掉痔瘡的念頭,但平時工作忙,擠不出時間,而且過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怕疼。他在網上查找了很多資料,多數網友說術后會疼痛,還聽說有的術后肛門狹窄、無力……
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現身說法”向陳先生推薦了徐州市腫瘤醫院消化科副主任王屹然。朋友就是在王屹然醫生那里做內鏡檢查,“順便”把痔瘡治好了。
“沒開刀,沒流血,沒打麻藥,一點兒都不疼。”朋友以親身經歷向陳先生保證。
“肛門是消化的最后一關,治療痔瘡不去肛腸科,去消化科?”陳先生將信將疑掛了王屹然的專家號。
無創手術解決難言之隱
問診得知,陳先生有基礎性心血管疾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像他這種情況很難耐受外科手術,即使手術治療傷口也難以愈合。王屹然團隊決定為他做內鏡下硬化劑注射治療痔瘡的手術。
為了能讓陳先生在清醒的狀態下感受到無創治療痔瘡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也便于陳先生根據醫生的要求自主改變體位,王屹然團隊決定在患者清醒狀態下進行治療。在手術時,陳先生除了略有緊張外并沒有任何疼痛感和不適,在消化內鏡團隊井然有序的協作下,手術進行的十分順利,術后王先生沒有任何疼痛和腹部不適,排便也再沒出現過便中帶血,陳先生高興的對王屹然手術團隊說:這種內鏡下治療內痔的方法太好了,真是無創解決大問題!
消化科團隊為陳先生做的是“內鏡下硬化劑注射”治療痔瘡手術。這種手術的原理是在利用人體自然腔道,在內鏡可視化條件下,將硬化劑注射到痔核黏膜下或痔核組織中。通過硬化劑的滲透,硬化劑與痔核組織中的微小血管密切接觸,導致痔血管閉塞、痔核組織纖維化,從而達到止血和改善脫垂的作用。這種方法對于治療III度以下的內痔有很好的效果。和傳統痔瘡手術比起來,具有無創、安全、有效;癥狀緩解明顯效消除痔核快,操作簡單,患者耐受性高、無創無痛,并發癥少,不用住院,治療費用低廉、可重復注射治療等特點。一些高齡、高血壓、糖尿病和重度貧血、不能耐受手術的內痔患者更適合選用此法。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有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合并痔出血的患者越來越多,此類患者需要口服抗凝藥預防血栓性疾病,但抗凝治療過程中會加重痔出血,停抗凝藥又會導致血栓風險增加,使疾病的治療進退兩難。”王屹然說,“內鏡下硬化劑注射技術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兩難選擇題。”
“痔”療的事兒不能拖
痔瘡可能不是什么大病,但痛起來也很要命,可以讓人坐立不安,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痔瘡由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血管團增生而成。痔瘡根據所在的部位不同,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內痔位于肛門齒狀線上,表面有黏膜覆蓋;外痔位于齒狀線下,表面有皮膚覆蓋;混合痔則是內、外痔同時存在且連結在一起。
痔瘡,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王屹然說:一般而言,通過藥物和飲食的保守治療,是臨床面對大多數無癥狀痔的首選方法。
一般輕癥的患者,建議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例如規律作息,避免久坐、勞累等,通常可以緩解痔瘡病痛,提倡適量的運動。飲食上建議多飲水、多吃水果、蔬菜及粗纖維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煎炸、燒烤等食物,戒煙酒。藥物保守治療可以通過局部用藥消腫,保持大便潤滑通暢、肛周清潔,堅持溫水坐浴等方式,來緩解癥狀。
痔瘡不能拖,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藥物保守治療無法改善,或痔瘡反復發作或產生相關并發癥,應及時采取積極的治療方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內鏡下硬化劑注射治療只適應III以下的痔瘡。如果有“痔”青年不想菊花挨一刀,需要早診早治。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