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徐州傳染頻道:今年12月1日是第34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是“生命至上 終結艾滋 健康平等”。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大、死亡率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不可治愈、無疫苗預防。
艾滋病病毒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它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張鳳池提醒:當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應及時采取醫學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傳給嬰兒。
孕產婦感染艾滋病,規范化進行母嬰阻斷 可生出健康寶寶
案例:
一女艾滋病患者服藥兩年,懷孕(二胎,頭胎正常),臨產前一周向徐州傳染病醫院專家求助,病載5000拷貝,告知迅速靜滴抗病毒藥,采取合適生產方式,新生兒按高危新生兒服用阻斷藥,目前隨訪兩月正常。艾滋病具有三大傳播途徑,其中母嬰傳播就是之一。母嬰傳播,是指母親在懷胎十月時,通過懷孕、分娩和產后三大途徑將艾滋病毒傳播給腹中的寶寶。孕婦在懷孕期間,可以通過給胎兒儲存營養的胎盤將艾滋病毒傳染給胎兒。或者在分娩過程中,孩子經過產道時接觸到攜帶艾滋病毒的血液或者分泌物感染艾滋病毒。對于一個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婦來說,想要一個健健康康的孩子,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孕婦不僅要在懷孕期間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而且還要積極的按照醫囑治療,實施最關鍵最重要的一步“母嬰阻斷”。母嬰阻斷分為三個階段,即為“受孕期間、分娩過程中、分娩后”三個階段按照醫囑要求來服用抗病毒藥物。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胎兒出生后也需要及時服用藥物。此外,在新生兒成長過程中要進行定期隨訪,早期推薦核酸檢測,也可以每三個月檢測抗體是否為陽性,直至十八個月為止。
注:以上內容為張鳳池主任接診的病例,在此發布,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減少艾滋病患兒的發生。
專家簡介
張鳳池, 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
畢業于揚州大學醫學院,徐州傳染病醫院感染科主任、徐州醫科大學兼職副教授、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艾滋病學組委員、中國性病艾滋病協會結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預防醫學會艾滋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感染控制學組副組長、江蘇預防醫學會寄生蟲分會常委、江蘇醫院管理學會傳染醫院分會艾滋病學組委員、江蘇省瘧疾治療專家組專家、徐州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專家、徐州市醫學會醫療鑒定專家組專家。從事感染性疾病醫療教學科研及防治工作20余年,主要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療,對各類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艾滋病的抗病毒及各種機會感染、并發癥的診療及暴露后阻斷,對急性重癥傳染病如暴發型流腦、重癥乙腦、重癥麻疹、流腮、出血熱等疾病的救治及不明原因發熱、梅毒的治療及母嬰阻斷等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參與國家十三五重大專項研究,主持、參與多項市科研課題。曾榮獲衛生部先進個人、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多種榮譽稱號。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