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徐州市中心醫院各黨支部黨員醫務工作者,立足本職崗位,結合學習要求廣泛開展了辦實事活動。
4月18日上午,3名患者在徐州市中心醫院接受了“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瘤微波消融術”,治療順利完成,術后造影檢查顯示瘤體均被完全“消滅”。看到大小僅有2mm的“刀口”,既剔除了腫瘤又保留了生育功能、術后即能自由活動的患者對徐州市中心醫院的該項新技術應用表示滿意。
“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瘤微波消融術”是由門診五支部牽頭,婦產科張蓓團隊和超聲醫學科厲志洪團隊聯合引進的微創治療技術,超聲醫學科婁可新副主任負責該技術具體實施工作,徐州市中心醫院邀請了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介入超聲科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和技術示范。婦科的徐梅、楊新慧、成杰、陶巍、沈蓉、陳鳳和超聲醫學科婁可新、王東瑋、王浩、何茂勝、許海寧、馬俊等醫護人員通力合作完成。
該項技術是在超聲引導下經皮膚,將外徑僅有1.5mm的微波消融針穿刺到子宮肌瘤或腺肌瘤內,通過可控微波熱能精準滅活病灶的一種“超微創”治療方法,被滅活的瘤體凝固性壞死并逐漸明顯萎縮。該項消融術不需全麻,耗時僅需一個小時左右,一般術后2-3天即可出院。
病例一
苗姓患者,36歲,子宮腺肌瘤剝除術后復發,盆腔粘連明顯,再次行剝除術難度較大,超聲檢查發現子宮腺肌瘤瘤體一側漿膜與網膜組織、腸管粘連較重,如果不能有效分離,消融會導致腸管損傷,術中在外請專家的超聲引導下,婁可新副主任將PTC穿刺針精準穿刺至漿膜與腸管粘連處,采用“水隔離術”將兩者分離,隨后將微波針穿刺入瘤體進行精準消融,術后超聲造影顯示瘤體被完全滅活。
術前超聲造影子宮肌瘤可見血流灌注(上圖),術后無血流灌注,病灶被滅活(下圖)
病例二
張姓患者,27歲,已婚未孕,有生育要求,超聲引導下精準穿刺瘤體后,對微波功率、消融范圍和消融時間進行有效控制,既達到了滅活瘤體的目的,又有效地保護住了子宮內膜和子宮肌層的完整性,該患者術后3個月即可正常懷孕。
術前超聲造影子宮肌瘤血流灌注明顯(上圖),血供豐富,術后無血流灌注,病灶被滅活(下圖)
病例三
渠姓患者,39歲,子宮肌瘤最大徑達7cm,鑒于該患者瘤體較大,消融術中采用“move-shot”技術,使瘤體各個區域均勻受熱滅活,術后超聲造影顯示瘤體內完全沒有血流灌注,滅活完全。
手術現場圖
子宮肌瘤傳統的治療方式主要是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或經陰式手術,都各有其局限性,如手術風險大,術中出血多,術后恢復時間長,易感染等風險。隨著技術進步,開放性手術逐步由微創腹腔鏡所替代,但腔鏡和開放性手術一樣,有時為了把肌瘤切除,不得不把子宮一起“犧牲”,而微波消融手術則完全沒有這些顧慮。
“微波消融術整個過程在影像設備引導下操作,定位準確,對人體的正常組織損傷少,患者愈合也相對較快,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婁可新介紹,在腫瘤治療領域,除外科手術、化療、放療外,微波消融術以其微創、安全、高效的特點,被稱為腫瘤治療的 “第四種技術 ”。
徐州市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聯合各臨床科室,已開展的腫瘤熱消融術有:肝癌微波和射頻消融術、甲狀腺和甲狀旁腺腫瘤微波消融術、乳腺腫瘤射頻和激光消融術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微波消融術的開展不僅彌補了淮海經濟區該項技術空白,也使我院成為江蘇省第2個有能力開展該項技術的醫療單位。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