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糖尿病是內分泌科的一種常見病。讓許多患者及家庭備受困擾。這其中,肥胖是糖尿病患者的誘發因素,需大家一起關注、重視。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昭玲多年來從事糖尿病的相關治療和預防知識宣教,在這一領域內取得了讓業界高度認可的諸多成果。
王昭玲主任提示說,對于部分由肥胖引發的糖尿病患者,通過科學、規范、專業的體重管理,通過科學飲食,科學運動,輔以藥物治療,可以實現病情的有效緩解,直至逆轉。
體重管理好,血糖降下來
劉先生,30多歲。因為感覺到頻繁的口干、乏力,來到醫院就診。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劉先生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
“劉先生不僅血糖高,血壓150/90mmHg,血脂中甘油三酯的指標達到了10mmol/l,而健康人群中這一指標應該為1.8mmol/l。此外,劉先生的血尿酸也顯著增高。”王昭玲主任總結說,劉先生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高,這是典型的“四高”癥狀,已經嚴重影響劉先生的健康。
王昭玲主任同時注意到,身高170的劉先生體重已經達到210斤,“在我們接診的糖尿病患者中,肥胖人群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將近三成的患者是肥胖體型,而這部分患者又以中青年人居多。”
為什么這么多的糖尿病患者伴隨有肥胖的表現?
王昭玲主任介紹說,人們目前對于肥胖給身體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事實上,在內分泌科醫生看來,肥胖與糖尿病是一對孿生兄弟。國外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75%的糖尿病患者體重都超標。另外一項研究則顯示,BMI(身體質量指數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平均為29.9的女性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BMI平均為20.1的女性的11.2倍,而肥胖男性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比正常體重男性要高出5倍多。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減肥就能獲益。已經有研究證實,如果體重減輕10%,可以使空腹血糖降低30%—50%、糖化血紅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15%。”王昭玲主任介紹說,做好體重管理,積極作用不止如此,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后一年內體重降低超過5%以上的話,不僅能夠降低血糖,而且還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血壓、血脂也能明顯改善。
在王昭玲主任的指導下,劉先生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同時,開始通過飲食和運動開始體重管理。隨后的一系列改變,驗證了王昭玲主任的觀點:半年以后,劉先生成功將體重降到了150多斤,血糖、血壓、血脂也都回落到正常范圍以內。
“目前,在針對肥胖引發的糖尿病的治療上,比較前沿的理論和臨床實踐都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做好體重管理,輔以藥物治療,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癥狀可以有效緩解,甚至實現逆轉。”王昭玲主任介紹說,劉先生在出院兩年多來的多次復查顯示,他的血糖已經長期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如果他能夠把這個體重一直維持好,他甚至以后也不用再服藥了。
糖尿病患者做好體重管理,僅僅通過少吃是不科學的
王昭玲主任介紹說:“目前的糖尿病患者快速增多,可以說,已經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顯示,在20歲到80歲這個人群中,糖年病患者的發病率在10.6%到11%左右,在60歲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在20%左右,這個絕對數是很驚人的。”
與此同時,經過內分泌科醫生多年的宣教,許多人都知道了肥胖是糖尿病發病的一個高危因素,許多人也想做好體重管理,一些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也想通過減肥來控制血糖。但現實是,減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人減肥半途而廢,還有不少人在減肥的道路上走了許多彎路。
“減肥的本質是熱量損耗,也就是說每天攝入的熱量要小于消耗的熱量。需要提示的是,減肥的出發點是為了健康,但不能因為減肥而損害了健康。所以,減肥需要科學、規范、專業。”王昭玲主任介紹說,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減肥的舉措包括飲食控制、運動、藥物和手術。
這里重點談一談飲食控制。
“減肥并不是說什么都不能吃,而是要有選擇的吃。糖尿病人也不是不能吃主食(這里主要指的是碳水化合物,醫學上也稱為“糖”),而是控制總熱量。”王昭玲主任介紹了一個數據:糖尿病人控制體重,也就是減肥的時候,每天熱量攝入應減少500到750大卡,這也就意味著:女性每天攝入1200到1500大卡,男性每天攝入1500到1800大卡。相關指南建議,糖尿病人的飲食應該個體化,攝入熱卡量應該標準化。
王昭玲主任介紹說,如果每天進食的熱量相同,即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這三大營養物質的含量不同,但在減輕體重方面的效果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在減肥過程中,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但是每天所有食物合起來的總熱量必須要符合限定標準,“蛋白質、脂肪的熱量較高,如果某一天你嘴饞多吃了幾塊肉,那么你必須大幅度減少主食的攝入。總而言之,總量控制,個別自選。”
針對肥胖型的糖年病人的體重管理,具體的飲食要求,王昭玲主任介紹了5點:
1、主食類食品應占飲食總熱量的50%到60%,提倡粗制米、全麥面、雜糧(蕎麥面、燕麥面、玉米、薯類等),這些食物不僅不會使血糖急劇增加,而且膳食纖維含量高,飽腹感強,有利于控制食量。忌食糖果、點心、餅干、巧克力等加工食品。
2、蛋白質含量一般不超過總熱量的15%,應首選純牛奶、瘦肉、魚蝦、禽蛋類,其次為豆類及各種豆制品,前者應保證至少三分之一。
3、限制脂肪攝入。目前,美國對糖尿病患者脂肪攝入量的限制與心臟病患者一致,即每日脂肪數量不能超過每日總熱量的30%,以不飽和脂肪酸(茶籽油、橄欖油、亞麻油、魚油等)為主,室溫下為固體的油(牛、豬、羊油)含飽和脂肪酸多,應少吃,盡量不食用動物內臟。
4、多吃蔬菜,選擇水果。
5、多飲水,限制飲酒。
如果說上面的各項要求還比較復雜的話,王昭玲主任介紹了一個通俗易懂好掌握的標準,叫做糖尿病人減肥飲食“一手搞定”:
1、碳水化合物:1個拳頭可以代表1份主食的大小。
2、蔬菜:兩只手可容納500克的蔬菜。蔬菜的能量很低,建議每日攝入500到1000克的蔬菜。
3、水果:小型水果例如草莓、藍莓等莓果類,差不多是手掌心托起來的量。
4、瘦肉:建議每日攝入50克左右的瘦肉。參照兩個手指大小。
5、脂肪:需要限制每天油脂攝入量。每天攝入大拇指的尖端大小就夠了。
針對目前網絡上比較流行的生酮飲食減肥法,王昭玲主任提示說,生酮飲食由上個世紀治療兒童難治性癲癇而出現,其特點是高脂、低碳水化合物和適當蛋白質的飲食,“這種飲食習慣雖然可以起到減肥的效果,但這種飲食習慣持續時間長以后,究竟會對人體產生哪些負面作用,目前尚未被全部證實,為了避免對人體產生其他傷害,建議慎用。”
運動治療,也不能忽視
對于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僅僅通過飲食習慣的改變做好體重管理是不夠的。王昭玲主任表示,治療糖尿病的一個有效措施是運動,因為運動可以減輕體重的同時,可以消耗血糖并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當然,運動也是需要講究技巧的。運動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運動,即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有氧運動包括游泳、慢跑、快走、騎車、滑冰、太極拳、健身舞、乒乓球、羽毛球等,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大部分是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所以很難持續很長時間,包括短跑、舉重、投擲、跳高、跳遠、俯臥撐、潛水、肌肉力量訓練等。無氧運動對血糖控制和減重的效果不明顯。
“糖尿病人減肥應該積極開展有氧運動,并形成一種習慣,不能用無氧運動代替有氧運動”。
此外,王昭玲主任還特別提示說,目前的許多降糖藥物,對于體重是有影響的,糖尿病患者應該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至于手術減肥,糖尿病人肥胖一般不建議手術減肥,嚴重的肥胖可以考慮手術,但應該嚴格掌握適應癥。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