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冠心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并呈年輕化趨勢。市中醫院心內科冠心病專科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收到良好的臨床效果。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世界衛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5大類:無癥狀心肌缺血(隱匿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和猝死5種臨床類型。臨床中常常分為穩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市中醫院心內科主任梁田介紹,冠心病具有一定遺傳傾向,但生活方式是其發病的重要影響因素,特別是高脂飲食、吸煙飲酒、快節奏生活、久坐少動、熬夜加班等,同時也增加了其他疾病的風險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這些疾病之間相互影響。
冠狀動脈旋磨術 沖破血管鈣化層層壁壘
心內科有句俗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冠脈有鈣化!”這是怎么回事呢?梁田主任說,就是說冠心病患者的動脈血管壁鈣化嚴重,壁壘重重,難以獲得理想的支架擴張效果。想要治療這種病變的血管,需要一種高難度的技術——冠狀動脈旋磨術,就是用一枚直徑1.5毫米、嵌有鉆石顆粒的橄欖形旋磨頭,在導絲引導下進入患者冠狀動脈,以每分鐘15萬轉的速度打磨阻礙血管通暢的“壁壘”。這項堪稱“神奇”的技術已在徐州市中醫院心臟中心成功開展。
患者王先生,因反復胸痛4年,加重1周,來中醫院心臟中心就診,初步確診為不穩定性心絞痛。入院后,為他安排了冠脈造影,結果顯示:前降支中段95%狹窄伴有重度鈣化,介入手術中,由于患者的前降支中段管腔狹窄同時伴有嚴重鈣化,反復嘗試都未能充分擴張。醫生們采用1.5毫米的旋磨頭,每次旋磨持續15—30秒,間隔30秒—2分鐘,以保證充分清除碎屑及血管擴張劑的應用。如此反復旋磨,并在前降支中段植入兩枚支架,手術順利完成。
梁主任說,冠狀動脈嚴重鈣化就是動脈血管壁上有一層蛋殼樣的堅硬物質,相當于壁壘重重,常規的球囊、支架擴張技術難以充分擴張病變,從而影響介入治療的成功率和臨床效果。因此,對于嚴重鈣化病變,冠脈旋磨技術是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成功完成所必需的一種輔助技術。冠狀動脈鈣化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在40—49歲人群中的發生率為50%,60—69歲人群中的發生率為80%。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越高,通常伴有鈣化的概率也越大。
市中醫院心內科是淮海經濟區唯一一家國家級中醫心血管病重點專科,擁有兩個導管室,擁有血管內超聲、主動脈球囊反搏(IBP)、冠脈旋磨儀等多種先進醫療設備。冠脈組團隊共14人,其中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3人。已經開展冠脈介入手術近20年,年收治病人2000余例,年完成冠脈介入手術近1000例。擅長合并左主干病變、分叉病變、重度鈣化病變、慢性完全性閉塞病變等復雜高危冠心病的介入支架治療,成功運用藥物洗脫球囊治療冠心病、實現冠脈介入無植入治療;擅長運用IVUS或OCT等腔內影像學技術指導冠心病的規范、精準介入治療;擅長運用冠脈內旋磨技術處理冠脈鈣化病變。科室聘請徐州市人民滿意醫生張義勤主任醫師為技術顧問、徐州市名老中醫邱勇主任中醫師為冠脈組中醫專家,全面指導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在心血管疾病診療過程中取得良好臨床效果。
軟硬件完備 提高危重復雜手術成功率
市中醫院已獲徐州市胸痛中心稱號,開通急性胸痛綠色通道,在急性胸痛的救治上更迅速、規范、精準,其中DSA室與病房、CCU 相連一體,最大限度地縮短了門球時間(即指急性心梗患者從進入急診科至首次球囊擴張的時間,國際標準90分鐘,門球時間每延長15分鐘,死亡率將明顯升高),便利救治患者。
3個月前,70歲的李師傅在公園鍛煉身體時突發胸痛伴大汗,由120急診送入市中醫院急診,途中給患者服用急救一包藥(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迅速予以查心電圖,判斷患者是心肌梗死,胸痛中心立即開放綠色通道,繞行急診,直接進入導管室,一鍵啟動導管室,做好急診手術準備,同時分別向家屬詳細解釋了手術的必要性以及費用情況等,迅速完成簽字同意手術。
通過冠狀動脈造影顯示,患者心臟中的兩支血管出現了完全閉塞,其中一支血管內用明顯血栓,查明正是因為這里的血流不暢才導致患者心肌心梗,出現心跳停跳、室速室顫、呼吸減慢的癥狀。專家們通力合作,順利將導絲送到患者病變位置,進行血栓抽吸、球囊擴張,置入支架,患者胸悶胸痛很快消失,轉危為安。如此復雜危重的情況下,從李師傅送入胸痛中心到支架植入,全程只耗時40分鐘。
中醫院心內科擁用血管內超聲(簡稱IVUS),這是將無創性的超聲技術和有創性的導管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技術,可明確冠脈造影不能確定的狹窄,明確冠脈病變性質(鈣化、血栓、斑塊夾層等情況),評論冠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和消退。
梁田主任說,血管內超聲在合并左主干病變、分叉病變、重度鈣化病變、慢性完全性閉塞病變等復雜高危冠心病的介入支架治療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冠脈粥樣硬化的早期,冠脈造影常常顯示為正常,而血管內超聲可提供冠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情況,反應治療效果、指導確立最合適的介入治療方案,確定支架的位置及擴張后與冠脈管壁貼壁是否良好,并可預測術后再狹窄的發生。”
“兩月前有一患者,心肌梗死10年,冠脈造影示3支冠狀動脈均有嚴重病變,其中最主要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曾在外院嘗試4個多小時手術,未能開通血管。我院冠心病團隊術前仔細研究造影資料,分析病變特點,在血管內超聲指導下開通患者前降支閉塞病變,開通血管后,成功植入支架,達到了滿意的臨床效果。”
縱向聯合 醫聯體模式方便患者就醫
新沂患者52歲王女士,最近反復心慌,并伴有突然意識喪失3次,當地醫院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后,當地醫生立即將心電圖發至徐州市中醫院遠程心臟會診中心,終于查出原因,原來患者發作室性早搏,合并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時患者出現短暫意識喪失,中心建議患者轉診治療。患者入住中醫院心臟中心后,心內科專家給患者做了全面檢查,心臟彩超未發現心臟結構異常,心臟磁共振未發現心肌病變,冠脈造影提示冠脈輕度狹窄,復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提示24小時室早只要400多、無室速發作。
對于這類患者,梁田主任說,目前有3種治療方法,一是口服藥物,二是射頻消融,三是安裝植入性心臟復律(ICD)。藥物治療必須長期服用;射頻消融因室早較少,可能成功率低,手術難度大;植入ICD費用高昂,而且室速發作時機器放電終止室速,因電擊心臟,患者痛苦,電池耗竭需更換。
中醫院心內科專家詳細研究后,決定采取射頻消融手術,雖然患者平時早搏較少,但術中予以異丙腎藥物誘發后,患者可反復發作室速,經過精確的電生理檢查標測后,予以射頻消融,大約1個小時的手術,患者室早、室速得到徹底根治,術后復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無室早、室速。術后第3天患者出院,心臟中心通過多媒體平臺將患者所有資料發至當地醫院,當地醫生進行隨診,多次復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都無室早、室速發展,患者出院兩月余無任何不適,恢復日常生活。
目前,市中醫院心血管科通過與國家級、省級醫院聯合進行科研和臨床研究,與縣鄉級醫院聯合診療,并長期、定期派駐專家到當地醫院坐診,當地醫師也可使用多媒體平臺及時遠程會診,通過多種方式的縱向聯合,極大提高了整體醫療水平,醫聯體模式的就醫方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相對封閉的就醫環境,做到醫療信息、醫療技術、醫療資源共享,為患者提供了高效、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冠心病的治療方案主要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及冠脈搭橋治療。其中,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快速發展,我國現在每年有100萬患者置入冠脈支架。冠脈支架植入術雖然能解決大部分患者的癥狀,但仍有很多患者存在胸悶、胸痛、心慌、疲勞、氣短、乏力、焦慮、抑郁等癥狀不能消失的情況,還有許多患者病變嚴重以至于無法進行介入治療或冠脈搭橋。市中醫院心血管科中西醫聯合應用,防病與治病同用,其中傳統湯劑、顆粒劑、膏方、穴位貼敷在近幾年應用越來越多,并具有明確的臨床療效。”
梁田主任提醒,藥物和手術之外,日常生活需注意避免長期精神緊張、過分激動,合理膳食,減輕體重,少吃含膽固醇食物,如動物脂肪、內臟及腦,避免暴飲暴食,禁煙酒,多吃清淡食物如蔬菜、瓜果等,積極治療引起冠心病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肥胖、高脂血病、糖尿病、肝病等,心絞痛發作時,立即停止活動,要休息,定期到醫院檢查治療。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