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50多歲的王先生感覺強烈的胸口憋悶,家人擔心是心梗發作,急忙送醫。但在心血管造影檢查時卻顯示,雖然心臟血流緩慢,但他的三根心臟大血管均無堵塞。
在徐礦總醫院心內科,科主任祈春梅給出的結論是,這是由于心血管微循環出了問題從而導致的心肌缺血。隨后的治療情況也證實了她的判斷,對癥治療后,王先生的癥狀很快緩解。
作為新成立的徐州市醫學會微循環專業委員會主委,祈春梅主任提示說,微循環問題正在引起越來越多醫生的關注,關注微循環,可以解決許多大問題。
●造影上看不出異常,但心臟血流明顯緩慢
這是一個棘手的病例。
王先生50多歲。一周前,因為強烈的胸口憋悶和不適,家人擔心是心梗發作,急忙陪同王先生趕到徐礦總醫院心內科。隨后的血管造影檢查結果顯示:王先生的心臟三根大血管沒有明顯堵塞,但王先生的心臟血流明顯緩慢。
這是怎么回事?
為心臟源源不斷地提供血液以維持心臟持續工作的動力,主要靠三根血管完成,這三根血管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側冠狀動脈。這三根血管中無論是哪一根發生堵塞,都會導致心臟供血不足,從而引發強烈的胸痛、憋悶等心梗癥狀。在這種情況下,心內科醫生給患者做的心血管造影檢查,往往能夠明顯地看到這三根血管中的堵塞情況,從而為接下來的對癥治療提供基礎。
王先生表現出來的癥狀“疑似心梗”,心臟血流緩慢導致胸口不適,但造影檢查結果卻顯示,三根血管都沒有堵塞。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
“這應該是微循環出了問題。”憑借著豐富的心內科工作經驗和對微循環領域的專注研究,祈春梅主任給出了她的意見。隨后的治療證實了她的判斷:在使用了寬胸氣霧劑等藥物以后,王先生的癥狀快速緩解,檢查結果顯示血流恢復正常。
●約五成的心肌缺血,其實是微循環出了問題
冠脈造影,作為心內科醫生評估冠脈堵塞的重要檢查手段,在明確冠心病的評價體系中很重要。但在門診,一些心內科醫生有時候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冠脈造影顯示沒有阻塞,但為什么患者會出現心肌缺血的癥狀呢?
“大量的臨床數據顯示,有兩個數據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是心臟上附著大量血管,心血管造影僅僅能夠顯示其中5%直徑較大的血管情形;二是大約五成的心絞痛患者,原因并不是這些可以顯影的大血管堵塞導致,而是微小血管,也就是微循環出了問題。”祈春梅主任說,“研究顯示,在具有心肌缺血癥狀但冠脈造影顯示非阻塞性病變的患者中,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約為半數。2012年一項研究顯示,女性非阻塞性冠心病的患者比例高于半數,男性非阻塞性冠心病的患者比例略低半數。這組人群中存在胸痛癥狀的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很大一部分的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存在冠脈微血管病變。”
這里就要說到一個重要的領域:微循環。作為比毛細血管更細的血管,微循環的血管直徑只有100個微米左右。這種血管是如此細小,以至于肉眼不借助儀器是無法觀察到的,但這些血管是真實而豐富存在的。
祈春梅主任介紹說,微循環是最長、最細、最薄、最慢的小血管編成的一張遍布全身的供應網。所以微循環是全身血液循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生命的基礎環節,是機體與周圍環境不斷地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過程。
“微循環很容易被血液中的代謝產物堵塞血管,微循環作為細胞物資交換的通道,微循環障礙,百病叢生;一旦微循環發生障礙,將會直接加速各組織臟器細胞衰亡,因而導致全身疾病的發生。”祈春梅主任以心血管的微循環舉例說,心血管系統發生微循環障礙時,心臟細胞營養不足,心肌缺氧,從而導致胸悶、心慌、心絞痛、心率不齊,重者發生心肌梗塞,長期微動脈收縮導致高血壓及冠心病等。
●關注小循環,解決大問題
11月9日,徐州市醫學會微循環專業委員會舉行成立儀式。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學博士后祈春梅當選為新成立的徐州市醫學會微循環專業委員會主委。
祈春梅主任介紹說,長期以來,人們對于大血管的運行和相關方面的疾病比較關注,對于小血管的問題關注度不高。但近年來,包括心內科的專家在內,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重視微循環在整體健康上的重要機制和干預探索。
“微循環通,人不得中風;微循環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環流暢,全身健康”。微循環幾乎是百病之源,所以現代醫學認為:“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識到沒意識到,你所治療的每一種疾病都與微循環有關,微循環狀況直接影響疾病的治療”。一旦人體的微循環發生障礙,養分和氧氣無法正常供給,代謝的廢物無法正常排出,其相應的組織系統或內臟器官就會受到影響而不能發揮正常功能,就容易導致人體的衰老、免疫功能的紊亂以及疾病的發生。
祈春梅主任表示,關注小循環,解決大問題,微循環領域的研究和探討,徐州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現在大家對于微循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相關方面的研究和實務也在不斷推進。以這次徐州市醫學會微循環專業委員會的成立為契機,未來將組織多種形式的推介活動,讓更多的醫生關注微循環,讓更多的居民了解微循環,致力于大眾健康水平的不斷提升。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