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近年來,心血管疾病以其“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并發癥多”的特點,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在我國,心血管病患者已達2.9億,患病率還在上升。
誰能施展醫術守護心臟健康?誰以仁心大愛挽救病患生命?徐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科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江蘇省示范???,這里每天都有生命的奇跡,醫護人員用他們的妙手仁術為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患者托起“心”的希望。
挽救心肌爭分奪秒
5月10日凌晨3點多,市中醫院心血管科主任中醫師王忠良突然被手機驚醒。“有急診病人”——他習慣陛地迅速起床直奔醫院。與此同時,心血管科主任張義勤、科副主任李家嶺和粱田也匆匆趕往醫院。
就在醫生接到通知前。73歲的陳大爺因急性胸痛被家人送到醫院。當時陳大爺的心率已經下降到每分鐘30次左右,用升壓藥也無法維持血壓正常。通過檢查,陳大爺被確診為心肌梗死,右冠完全閉塞,生命危在旦夕,急診行冠脈介入手術開通梗死血管可能是唯一治療手段。
對冠心病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醫生立即為陳大爺實施介入治療,在大腿上打開細細的穿刺口,經X線影像“引導”,迅速將導管送達病人冠狀動脈開口處,再沿導管將直徑0.3毫米的導絲送入梗死相關冠脈并成功窮越堵塞處,經球囊擴張后成功開通了一條“生命隧道”。隨著支架的植入,堵塞的血管疏通了,瀕臨死亡的心肌獲救了,陳大爺轉危為安。手術用時40分鐘。
術后,患者血壓立即恢復正常,面色轉紅,意識也漸漸清楚??吹交颊呋謴颓逍亚疑眢w各項指標都達標,醫護人員終于松了一口氣。
對于心血管科的醫生來說,如此深夜疾馳搶救病人乃是常事,但他們從未因常見而松懈緩慢,反倒時刻繃緊心弦,全力與時間賽跑。
科主任張義勤說,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年輕化,如果沒有得到及肘救治,或錯過最佳救治肘機,后期容易導致心功能不全,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他介紹,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盡快開通梗死的相關血管,目前較多使用的是急診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急診PCI治療有一定的時間窗,最好是在發病12個小時以內,超過12個小時,就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期。所以,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越早越好。’
事實上,開展急診PCI對醫院及手術團隊的要求較高,要有完善的搶救設備,而且需要術者有一定手術經驗積累基礎上才能進行。徐州市中醫院是我省第一批獲得心臟介入技術準入資質的醫院,目前,江蘇省僅有兩家中醫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及徐州市中醫院)獲得通過,
為了及時對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進行救治,科室開通了綠色通道,如有急診手術,介入醫生、技師、護士隨時奔赴醫院。按照國際要求,從入院到梗死血管打開的時間,要求在90分鐘左右,市中醫院心血管科的介入團隊基本冉自在60-80分鐘內開通患者梗死的血管。
尊重生命勇闖險境
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但醫生畢竟不是神仙,遇上某些兇險復雜的疾病,以及不成熟的治療條件,再牛的醫生也得再三權衡。在中醫院心血管科,專家們一次次向高難度、高風險發起挑戰。
三年前的春節,80歲的劉大媽被家人送進了醫院急診室,原因是胸悶、憋喘,頻發心衰。造影檢查發現她的左主干狹窄80%,隨時有心臟驟停的危險。
“這么嚴重?趕緊做手術吧”,看著患者家屬焦急的目光,張義勤團隊不得不解釋“這個手術風險極高,成功率很難說……”患者本身就有隨時猝死的危險,手術準備時或手術進行中可能發生意外:患者年紀這么大,身體條件也難以耐受手術;因病情嚴重不能平臥,也極大地妨礙了手術的操作。
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病側,出于客觀評估,醫生通常不會實施手術,但張義勤團隊在幾次猶豫后下定決心:“闖闖這個難關吧,為了挽救病火生命,拼一把。”
粱田和梅發光兩位副主任醫師操作動作媚熟有序,配合默契。一分鐘、兩分鐘,手術最終在半小時內順利完成,患者被送入病房休息。
在這之后的三年里,劉大媽成了科室的老熟人。每到春節前后,她總要來醫院轉上一圈,她對醫護人員說,“多虧有你們,我才能活到今天,是你們精湛的醫術和負責的態度為我延續丁生命。”
冒著風險救人并不是一時的沖動。在心血管科醫生們看來,生命是最可貴的,若能為患者爭取到繼續生存的權利,他們甘愿闖險境,勇于擔責任。32歲的馬女士也是經歷風險的幸存者。因為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多年來,她呼吸困難,夜間不能平臥,并有浮腫,腹脹等癥狀。“我想動手術,但很多醫院都不肯收我,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了”,回憶起最初的求醫經歷,馬女士語帶哽咽。
為什么會將病人拒之門外?原來風濕性心臟病的治療難度高,手術風險大,并發癥也多,很多地方不具備手術條件,加之近年來的發病率較低,大部分醫院干脆就不開展此項手術了。而徐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科還在開展此項技術,馬女士如愿接受了治療。
疑難雜癥都愿接,高危風險都敢闖,中醫院心血管科的醫生憑什么這么有底氣?張義勤說,全靠大家技術過硬、經驗豐富。
作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培養單位,科室現有醫護人員54名,包括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3名、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醫生隊伍全員研究生學歷,其中5人博士在讀。國家名中醫王如俠主任醫師為科室顧問,科室內部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的學術梯隊。
科室始終重視技術的引進與創新,在江蘇省第一批獲得心血管瘸介入資質,已經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術、PTCA+支架植入術、埋藏式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成形術( PBMV),射頻消融術等國內先進技術。
中醫特色療效突出
徐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科對患者心臟的保駕護航,還有一個獨特的“法寶”——中西醫結合療法。經過多年努力,他們完善了學科特色的心系疾病中醫診療規范,在科研領域上屢獲獎項,同時讓廣大患者普遍受益。
79歲的孫大爺上周岡口出院,用他的話來說“萬萬沒想到,傳統的電醫藥能讓我重獲新生”。3個月前,孫大爺在外院被診斷出“擴張性心肌病”,此時他心臟顯著擴大(舒張末期內徑達到88毫米,正常值上界為55毫米),心功能嚴重衰竭(EF值只有20%,顯著低于55% -70%的正常值),花了十幾萬元安裝了一臺三腔起搏器,可術后他的心功能還是沒有任何改善,依舊胸悶憋喘、呼吸困難、乏力氣短、食少不香。后又至多家醫院診治,病情非但沒有改善,反而逐漸加重,出現了兩側胸腔積液。這意味著孫大爺隨時有猝死的可能。
“手術都做過了,還能怎么治?一就在一家人一籌莫展之際,有人向他們推薦了徐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科。“西醫都無效,中醫能行嗎?”雖然心有疑慮,但實在無路可走了。家人將孫大爺送到了徐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科。
詳細了解了孫大爺的病情后,心血管科的王忠良主任醫師為其制定了詳細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特別是王忠良主任望聞問切,辮證論治后,為其配制的溫陽強心中藥湯劑發揮了作用,僅僅一周過后,孫大爺的病情就大為好轉:幾個月來從來沒有平躺著睡一覺,現在能躺著睡覺了,呼吸困難消失了、食量大增。復查后發現:兩側胸腔積液也消失。心臟舒張末期內徑縮小至78毫米,心功能明顯改善(EF值達到40%),又經過一周精心調治,孫大爺的病情明顯好轉,順利出院。
像這么復雜的心血管疾病,傳統的中醫藥何以能夠大展身手呢?對此,王忠良主任解釋說,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著眼于整體觀念,辨證論洽、平衡陰陽、調暢氣血,標本兼治,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近期臨床癥狀,如心絞痛等,還能改善患者的遠期療效。
“支架或搭橋能疏通血管堵塞,打通‘心’路,但這兩種治療不可能對所有狹窄甚至堵塞的血管起作用,比如直徑小于2.5毫米微細血管的狹窄就不適宜用支架或搭橋,那么這種患者該怎么辦?部分冠心病病人在手術后仍舊抽煙、或是脂代謝異常,糖尿病控制不好,會發生支架內再狹窄或血栓形成,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
市中醫院心血管科發揮中醫??苾瀯荩_展中醫藥治療心臟疾病的相關研究,制定了中醫重點病種胸痹心痛、心衰病、眩暈病、心悸病等中醫診療方案,臨床應用,療效斐然。積極開展心悸(窒性早搏)、胸痹心痛(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等中醫臨床路徑、試點工作。
此外,國家名老中醫王如俠工作室已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建立并通過中期驗收,科室依托該工作室,不斷總結王如俠教授臨床經驗,帶動整個科室不斷發揮心血管病診治的中醫藥特色。
科室介紹:徐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為國家中醫臨床重點專科。該科創建于1994年,現已發展成為技術全面、特色突出的專業科室。該科目前為國家中醫臨床重點???、江蘇省重點中醫臨床???、江蘇省示范中醫臨床??啤?剖椰F有醫護人員50余名,其中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3名,全國名老中醫一名。
徐州市中醫院院心血管科是淮海地區的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心血管診治中心,是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培養單位??剖椰F有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名,博士研究生5人,碩士研究生3名??剖以O有2個普通心血管病房、CCU病房、心導管室及心血管研究室等相關科室。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