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對于心跳呼吸驟停的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有數據顯示,若在驟停1分鐘內實施心肺復蘇,復蘇成功率將大于90%,若在驟停8分鐘內實施心肺復蘇,復蘇成功率只有20%。日前,一名80歲老人心跳呼吸驟停10余分鐘,在徐州市中醫院的全力搶救下,最終復蘇成功,恢復自主心率。
搶救40分鐘,成功復蘇心跳呼吸驟停
5月17日上午8點50分,家住云龍區的李老先生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等情況,家人見此驚慌不已,趕緊將其送往離家最近的徐州市中醫院。在送醫途中,李老先生發生呼吸心跳驟停,到達醫院時呼吸心跳驟停已10余分鐘。
接診后,市中醫院急診科迅速暢通“綠色通道”,安排李老先生進入搶救室接受搶救。立即展開心肺復蘇,氣管插管給予氧氣,考慮到病人循環衰竭,為其建立中心靜脈置管,并給予藥物支持。同時,進行動脈血氣分析和血液生化檢查,以幫助分析病情。
李老先生80歲高齡,又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衰、腦梗、肺部感染等多個病史,身體基礎差,用藥受限多,容易給治療帶來負面影響。為了保證搶救的高效性,醫院啟動多學科會診制度,組織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心內科、麻醉科等相關科室專家參與會診,共同制定全面且系統的搶救方案。
搶救持續了40分鐘后,李老先生恢復了自主心率,其散大的瞳孔也趨于正常。這說明此次復蘇成功,大腦損傷得到了緩解。之后,李老先生轉入重癥監護室。截至目前,李老先生的狀態仍比較平穩。
開辟“綠色通道”,為搶救贏得時間
心跳呼吸驟停,是指心臟突然衰竭,不能搏出足夠的血液保證大腦及其他重要器官的需要;呼吸突然停止,機體不能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
“通俗地講,我們可以將心跳呼吸驟停視為‘假死’,如果能在心搏驟停成為不可逆的生物學死亡(可理解為腦死亡)之前,正確施行心肺復蘇術,患者還是有存活幾率的。且急救時間越早,存活率越高。”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劉斌如是說。
他介紹,有研究表明,心跳呼吸驟停1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救活的概率為90%;2分鐘內60%;4分鐘內40%;8分鐘內為20%;超過10分鐘,基本上就是零了。從這個角度講,李老先生能在心跳呼吸驟停10分鐘后最終獲得復蘇成功,離不開家屬的及時就醫、醫院的救治能力,以及一些些運氣。
“‘綠色通道’”的開通,為搶救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劉斌介紹說,“綠色通道”是中醫院為讓急診患者得到快速救治而在就診程序上設置的便利。
到急診科來就診的患者病情普遍存在
“急、危、重”特點,有的無人陪同,若先付費再就診,將大大延誤治療。急診科根據這一特點,實行了“先看病后付費”的制度。對于急救患者,蓋有三大中心(胸痛、卒中和創傷中心)綠色通道章,患者在檢查、治療、用藥直到住院等各環節都可以不用先付費而暢通無阻地得到救治,待聯系上患者家人后再行補交。
“心跳呼吸驟停為臨床上的急危重癥,近些年來發病率日趨增多。”劉斌介紹,從發生機制看,心跳呼吸驟停大致由于心、肺器官本身疾患,如心肌梗死、冠心病、肺梗死、呼吸道燒傷、呼吸道梗阻等所致。或者是指心、肺器官本身是正常的,但由于其他部位或器官的疾患引發全身病理改變,而發生心跳、呼吸驟停,如嚴重創傷、電擊、溺水、休克、中毒、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植物神經失調等。
劉斌說,針對于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應第一時間尋求病因,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把患者的狀態恢復到正常,并且要抓緊降低大腦等重要臟器的損傷。
為什么要如此強調對大腦的保護呢?劉斌解釋說,大腦對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血流停止4~6分鐘,即可發生嚴重損害,甚至不可逆。這種不可逆損害的狀態,就叫腦死亡。“我們強調現場心肺復蘇,主要是為了腦復蘇成功。一旦出現腦死亡,那么心肺復蘇就失去了意義。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了那4-6分鐘。”
挽救心跳呼吸驟停者,這些心肺復蘇要點須謹記
對于心臟驟停的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越早搶救,救活的可能性就越大。目前提倡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目擊者進行人工心肺復蘇。
遇到身邊有人心跳呼吸停止怎么辦?市中醫院急診科為我們提供了現場急救指南要點。
第一,10秒內判斷患者意識,主要通過呼叫、摸一下喉結附近的頸動脈來判斷。
第二,若患者沒有意識,則招呼周圍的人前來協助搶救,并撥打“120”急救電話。
第三,使患者仰臥在堅固的平地上,將雙上肢放置身體兩側,立即進行胸外按壓;按壓時兩手掌重疊,手指抬起,放在患者胸部正中(兩乳頭連線中點),按壓力度要大,至少壓下去4-6厘米,頻率要快,每分鐘至少100次。
第四,開放氣道并判斷有無呼吸。如頸部無創傷,可采用頭后仰法開放氣道,并清除患者口中的異物和嘔吐物,然后將耳朵貼近患者的口鼻附近,感覺有無氣息,再觀察胸部有無起伏動作,最后仔細聽有無氣流呼出的聲音。若無上述體征可確定無呼吸。
第五,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氣,急救者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狀,緩慢吹氣,每次吹氣應持續2秒鐘以上,確保呼吸時胸廓起伏。
初步的CPR按ABC進行:A(airway):開放氣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胸外按壓;反復循環直至復蘇成功或專業急救人員的到來進行進一步的診治。
劉斌說,現在我市一些公共場所配備了急救神器AED,可以予以除顫,輔助心肺復蘇,建議大家了解相關操作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