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顱外血管3根堵塞或重度狹窄,顱內血管堵了1根……誰也不曾想到,張先生(化名)的急性腦梗死竟會如此嚴重。先后經歷了靜脈溶栓、腦血管造影、動脈內取栓和腦血管支架成形術等4個階段的治療,才得以擺脫死亡危險。徐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三科主任王啟弘指出,腦梗死致殘率較高,一旦發現異常癥狀,搶抓時間送醫是救人關鍵。
散步時感覺頭暈 入院查出突發腦梗死
65歲的張先生常年患有高血壓,平時控制得并不是很理想。上周末,張先生在小區散步時,突然感到發作性頭暈,他不敢耽誤病情,趕忙隨家人前往徐州市中心醫院新城區分院住院檢查。
原本病情不是很重的張先生,在準備進行冠狀動脈CTA檢查時,于候診間內突發意識障礙、嘔吐、右側肢體偏癱,病情開始急轉直下。該院神經外三科主任王啟弘迅速趕往現場,在完善了顱腦CT后,考慮張先生有心臟房顫病史,判斷其可能是急性腦血栓形成腦梗死。
王啟弘主任及其團隊立刻為張先生制訂了“急性腦卒中患者早期治療流程”,因為是在用藥的“黃金期”———超早期(4.5小時之內)腦缺血發作,請來了神經內科前來會診,給予張先生實施靜脈溶栓治療。
左側椎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
顱腦內外4根血管或堵或病 接受急診取栓+支架植入
考慮到靜脈溶栓有可能無效,王啟弘主任及其團隊緊急為張先生做了全腦血管造影術(DSA),進一步檢查病情。
這可謂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張先生的顱腦內外4根血管或堵或病。顱外:右側頸內動脈完全閉塞,雙側椎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顱內:通往大腦的最后一根救命血管———基底動脈也被堵住。王啟弘指出,這正是張先生突然發病的病因。此時,張先生已經昏迷。
對于腦梗死的救治,時間就是生命。專家團隊嘗試將患者基底動脈處的血栓取出,但反復嘗試取栓,基底動脈的顯影仍然不好。分析原因,是在一根椎動脈上,多處血管狹窄所致,于是,王啟弘為張先生分別實施了顱內和顱外兩個介入支架置入術。
“顱內支架在基底動脈的腦干部位,這里的血管多,綿延彎曲,一不小心可能觸及其他血管造成患者的終身殘疾,所以需要醫生豐富的經驗,以避開其他血管,疏通堵塞的部位;顱外支架,在左側椎動脈起始處,也就是患者的肩頸交接部位。”王啟弘說,手術分別通過球囊支架撐開堵塞的血管,使通往腦部被堵塞的血管暢通,從而緩解腦部缺血問題。
術后,通過造影證實左側椎基底動脈造影清楚,供血良好。目前患者病情穩定,意識恢復清楚,吞咽咳嗽功能正常,手術效果明顯。
急性腦梗死發作 治療不及時將導致死亡
急性腦梗死是指營養腦組織的血管,由于脂質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在血管痙攣或粥樣斑塊破裂出血的情況下,腦血管發生堵塞使腦組織急性缺血缺氧引起液化壞死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
王啟弘主任介紹說,腦梗死的臨床癥狀復雜,它與腦損害的部位、腦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嚴重程度、發病前有無其他疾病以及有無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疾病等有關,“輕者可以完全沒有癥狀,即無癥狀性腦梗死;嚴重的大血管堵塞,治療不及時有引起重殘,甚至死亡的可能性。”
“一旦發生腦梗塞,搶抓時間送醫是救人關鍵。”王啟弘說,腦梗塞其實就是為大腦供血的動脈閉塞了,從而導致腦細胞缺血壞死。由于腦細胞對缺血耐受性差,而且壞死的腦細胞不可再生,所以早期血管復通治療是腦梗死治療的關鍵。他指出,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治療腦梗塞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單元及超早期溶栓。國內外指南要求腦梗塞發生4.5小時內可接受靜脈注射溶栓藥物,可使血栓溶解恢復血流的溶通率提高,減少出血風險等發生率。
支架置入后狹窄消失
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建議 選擇合理治療方式
然而,就張先生來說,為何靜脈溶栓效果不大呢?王啟弘表示,這是因為患者屬于顱內大血管狹窄導致的急性腦血栓形成,病情尤為復雜。
“如此復雜的病人,在短時間內經過了靜脈溶栓、腦血管造影、動脈內取栓和腦血管支架成形術———腦梗死疾病的治療全過程,且各個過程都很順利,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多虧團隊密切配合,以及對各治療方法的嫻熟掌握。”
王啟弘指出,一旦出現腦梗死發作,應根據病情的變化,選擇相應的治療方式,包括:靜脈內溶栓、局部動脈內溶栓、急診介入動脈內取栓、急診動脈內支架成形術、急診去大骨瓣減壓術。這一階段,主要以穩定病情和搶救生命為目的。
而對于腦缺血高危病人,可以進行腦血管影像學檢查(MRA、CTA、DSA),發現動脈斑塊、狹窄,評估狹窄是否導致腦缺血及程度,從而可以選擇藥物治療、顱內/顱外腦血管支架成形術,顯微手術顱內-顱外動脈吻合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等有效的手術方式。專業的醫生會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腦梗死發病易被忽視 出現癥狀應及時就醫
據王啟弘介紹,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人群,以及有吸煙史,尤其是有冠心病史,做過支架手術的高危病人均有發生腦梗死的可能。他建議,無高血壓病史的中年人和小于35歲但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應該半年至一年測量血壓一次。一旦確診為高血壓,應立即開始生活調理和藥物治療,并持之以恒。40歲以上的人要每年體檢一次,體檢中除了解血糖、血脂水平,還應了解自己的心臟功能有無異常,特別是有房顫者,及早規范抗凝治療,可有效預防栓子形成、脫落,造成栓塞類疾病。
另外,他提醒說,動脈狹窄癥本身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常不易被人發現。因此,當腦部缺血出現耳鳴、眩暈、黑蒙、視物模糊、頭暈、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等;或是早期的臨床表現如突發性的麻木、感覺減退、上肢或下肢無力、面肌麻痹、語言出現障礙等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腦血管檢查,不要延誤病情。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