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芒種時節,村民都在田間地頭忙碌。但對于徐先生來說,無論家人怎么勸說,他都不愿意到自己家里的一塊田地里忙碌。對此,家人早已習慣,因為多年來他都不愿意去家里的那一塊田地。
除此之外,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徐先生的脾氣很暴躁。據家人說,徐先生經常控制不住地發脾氣,有時候的表現近乎發狂,甚至還在家里砸東西。
在心理門診,經過專家的檢查發現,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發生在15年前的一件事。
控制不住的暴脾氣,已經持續了十多年
徐先生在家里務農。25歲的他,三天前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就診。
據徐先生的家人說,過去的十多年里,他經常性地發火,暴躁脾氣無法控制。一旦發火,根本控制不住,大喊大叫,如同發狂。有時候,他還會在家里砸東西。
此外,徐先生還會經常有強烈的恐懼感,經常性地心慌、出汗,睡眠不好,多夢易驚醒,全身乏力,做事沒有興趣,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
徐先生自己也很苦惱,他說明明知道發脾氣不對,但就是無法控制自己。他也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了。
張才溢博士接待了徐先生。
交流中,徐先生說起了十多年前的一件事。那一年,徐先生才10歲。在自己家里的那塊田地里,一個小伙伴突然把一條蛇掛到了他的脖子上。徐先生被這一幕嚇得魂飛魄散,他快速地甩掉蛇,大哭大喊著跑掉了。
從那以后,這一驚悚的場景就會時不時地闖進他的腦海里,“這件事只要一闖進我的腦子,我馬上就回到那個場景,就想發火,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么多年里,他再也不愿意去當初的那塊田地里。
張才溢博士分析說,徐先生典型的癥狀是創傷性的體驗,不斷闖入的創傷場景,并伴有創傷的夢境,他一直在回避。根據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徐先生被診斷為“創傷后應激障礙”。
創傷后應激障礙,是指受到異乎尋常的威脅或災難性的事件(情境)而導致延遲出現和長期存在的精神障礙。創傷性事件常具備三大特征:一是對事件具有強烈的負性感知:如體驗到強烈的恐懼、緊張和害怕;二是事件的出現具有突發性:如事件具有不可預測性和準備性;三是在事件發生時缺乏控制力。
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影響最長可達數十年
據介紹,創傷后應激障礙的臨床特征是在創傷事件發生后數天至6個月以內發病,病程至少持續一個月以上,可長達數月或數年,個別甚至達數十年之久。創傷三聯征:創傷體驗重現、警覺性增高、回避和麻木是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核心癥狀。回避癥狀是指患者主動極力回避與創傷有關的事件或場景;麻木是指患者對周圍刺激普遍反應遲鈍,感受不到快樂,對以往的愛好失去興趣。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物質濫用、攻擊性行為、自傷自殺等行為,抑郁癥狀是常見的伴隨癥狀。
張才溢博士表示,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針對不同個體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對于嚴重的患者應早期住院治療。藥物治療一般以抗抑郁藥物為主,對伴有嚴重焦慮、睡眠障礙的患者可以輔助苯二氮卓類藥物,相關證據表明,抗精神病藥物也能夠改善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癥狀。
心理治療最常用的是焦慮管理訓練、暴露療法和認知療法。而且心理治療目前被認為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