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50歲的王先生,最近被腳踝處疼的問題,折磨的頭痛不已。
3個月前,王先生在外出散步時,不慎踏入路面凹處,腳脖子崴了一下子。“疼的我眼前一黑” 。王先生說,自己站著緩了2分鐘,疼痛感緩慢消失,檢查腳踝處沒有紅腫癥狀后,便沒將崴腳的事兒放在心上。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崴腳的“后遺癥”慢慢找了上門。“只要每次走路稍微時間長點,或是小跑一下,就感覺腳踝處酸痛,疼的厲害。”一次、兩次、三次……隨著疼痛次數的加多,覺得不能再拖下去的王先生,最終選擇到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求助。
韌帶,傷了
“踝關節的復雜不僅在于其骨骼結構,還在于其縱橫交錯的韌帶,很多踝關節扭傷僅損傷韌帶,普通X線片無法查及,容易漏診,從而耽誤治療,造成嚴重的后果。”一番仔細檢查后,王先生入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王先生的主治醫生、徐州仁慈醫院手外一病區李甲介紹,較輕微的外踝韌帶損傷可進行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的方案一般為用石膏或支具將踝關節于輕度外翻中立位固定;較嚴重的,出現踝關節不穩及關節囊撕裂的患者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以防止出現因踝關節不穩導致的反復扭傷。而王先生的損傷屬于后者,比較嚴重。
4月25日,入院后的第二天,李醫生為王先生做了韌帶修復重建手術。手術順利,但李甲醫生遺憾的說:“這個患者,從受傷到治療間隔時間比較長。后期功能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
脆弱了踝關節
踝關節是一個復雜而重要的關節,由脛骨下及內、外踝關節面共同形成的"冂"形結構,容納距骨滑車,結構形狀類似“卯榫”。
距骨滑車關節面前寬后窄,足背屈時,較寬的前部進入關節,關節穩定;走下坡路時(跖屈)滑車較窄的后部進入窩內,踝關節松馳可作側方運動,此位置踝關節易發生扭傷,因外踝比內踝長而低,所以內翻損傷最多見。扭傷后的臨床表現包括以下幾點:
1、傷后迅即出現扭傷部位的疼痛和腫脹,隨后出現皮膚淤斑;
2、嚴重者患足因為疼痛腫脹而不能活動;
3、外踝扭傷時,患者在嘗試行足內翻時疼痛癥狀加劇;
4、內側三角韌帶損傷時,患者在嘗試行足外翻時疼痛癥狀加劇。經休息后疼痛和腫脹可能消失,會出現因韌帶松弛導致的踝關節不穩,反復扭傷。
最后李甲醫生提醒大家,腳踝扭傷后一定要及時就診,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后果將不敢設想。
專家介紹:李甲,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一病區醫療組長。畢業于徐州醫學院,本科,學士學位。十余年來在創傷骨科與手足顯微外科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
研究方向:創傷骨科、合并血管損傷的組織缺損修復。
專業特長:創傷骨科、手足顯微外科;斷肢再植、再造、斷掌修復等創面修復、重建,功能修復、重建,先天畸形、瘢痕,神經損傷修復;踝關節周圍損傷、畸形矯形。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