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冬去春來,冷暖不定,人體血壓波動較大,高血壓病人在這個季節會因血壓控制不好而出現嚴重并發癥,特別是遇“倒春寒”,對于適應能力差的中老年人群,因溫度驟變容易造成心腦血管突然收縮而中風。
春風雖美,當心“中風”來襲。徐州市中醫院腦外科主任、教授王輝說,中風是中醫的說法,西醫稱之為腦卒中,是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6小時之內的超早期手術治療極為關鍵,許多病人舍近求遠排隊去擠大醫院,其實草藥飄香的市中醫院對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一直都走在前列。
“頭”懸一命
中風來襲萬不可自行亂吃藥
許多人認為腦病離自己很遠,且一旦有了問題又如臨大敵,不知所措。的確,人體的各個部位,還有比腦部更重要的“頭”等大事么?十年里動過上千例腦部手術的王輝主任說,得了腦部疾病不要緊張,腦部疾病最常見的是腦血管病,發病的原因多種多樣,了解癥狀、及時就醫、正確施治,還有生活習慣的改變,都是應對它、戰勝它的好辦法。
腦血管疾病是發生在腦部血管因顱內血液循環障礙而造成腦組織損害的一組疾病,人們在生活中所講的“腦血管意外”和“中風”都屬于腦血管疾病,它包括高血壓腦出血、顱內動脈瘤、顱內血管畸形、頸動脈海綿竇瘺、腦缺血性疾病。
引發中風的疾病有許多,高血壓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是最主要和常見的病因。數據表明,腦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壓病史,腦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壓病史,70%的腦血管病患者有動脈粥樣硬化病史。心臟病也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顱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炎癥侵犯腦膜、腦血管,血液病如白血病引起出血,代謝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癥等,以及各種外傷、中毒、腦瘤、藥物引起等。
腦血管病的預兆征象表現多種多樣,王輝說,在眾多預兆之中大致可以歸納為五類,最常見的先兆是運動神經功能失靈,常見為突然嘴歪,流口水,說話困難,一側肢體無力,走路不穩,有的出現肢體痙攣或跳動等。其次是頭痛頭暈,程度較重,如果頭痛固定在某一部位可能是腦出血的先兆。三是感覺功能障礙,常表現為面麻、視物不清、眩暈、耳鳴等。四是精神意識異常,昏昏欲睡,這與腦供血不足有關。五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全身乏力,出虛汗。
出現上述癥狀,有些人常常自己去藥房抓藥,憑經驗吃藥。王輝說,這是極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如果服錯藥物,嚴重的甚至會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一旦發生腦出血,不及時醫治,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后果。通常的腦血管疾病檢查方法有血液化驗、腦血流圖、腦電圖、腦血管造影,及顱腦CT等,以確診病灶區,針對性治療。系統檢查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排除腦血管疾病的并發癥。腦血管疾病的并發癥一旦未被發現,醫治方案差之毫厘則謬以千里。腦血管疾病的并發癥具體有:短暫性缺血性發作,多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小碎片散落在血液中,或為微栓子進入腦循環造成局灶性小梗塞;腦血栓形成,因腦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血流受阻而造成局灶性腦梗塞;腦栓塞,因腦外血凝塊(血栓碎塊)或空氣、脂肪、寄生蟲卵等隨血流進入腦部造成急性栓塞。
絕處逢生
6小時黃金治療期與時間爭奪生命
了解了引發腦血管疾病的原因和病狀,一旦有中風的先兆,就會鎮定許多。王輝說,來中醫院治療腦血管病的患者,有一大部分是急診室送來的。這種病發病急,癥狀發展快,對于需手術治療的患者,6個小時以內是黃金治療期,爭分奪秒,才可以絕地逢生。
曾有一位安徽蕭縣的中年女性,半夜11點接電話時突然說不出話來,坐在床邊不能活動,家人發現她眼神呆滯,手腳僵硬,于是立即送往當地醫院。因病情越來越嚴重,又撥打了120救護車。患者被送到市中醫院時已是凌晨兩點多。
作為腦外科醫生,王輝已習慣了24小時不關機隨時出診的生活。接到電話,他立即趕到醫院研究分析病情。此時病人瞳孔擴散,顱內出血量100多毫升,已出現了腦疝。腦疝就是當發生顱內血腫等占位性病變時,顱內壓不斷增高達到一定程度,迫使一部分腦組織通過自然孔隙向壓力較低處移位而形成的,腦疝病人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時間就是生命。王輝當即決定給患者做開顱手術。手術進行了兩個多小時,以清除血腫,減少對周圍組織的壓迫。術后3天,病人清醒。王輝說,患者有6年的高血壓病史,因為血壓突然升高而致昏迷,幸虧家人在黃金救治的6小時之內把她送到醫院,使患者及時得到規范化的治療。
現代人的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緊張,高血壓日漸年輕化。王輝說,高血壓雖然是常見病,但不可小覷,血壓高性腦出血之前多無預兆,有一半的病人突然頭痛劇烈,常見嘔吐、出血后血壓明顯升高,臨床癥狀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達到高峰。基底節、丘腦與內囊出血引起輕偏癱也是常見的早期癥狀,約10%病例出現癇性發作,重癥者迅速轉入意識模糊或昏迷。“腦病發病急,發展快,如果病人一旦出現言語不利、偏身麻木、眩暈、嘔吐、肢體癱瘓等腦中風癥狀,一定盡快呼叫120,速到醫院診治,不要觀望。”
介入手術
現代醫術在針尖上跳舞
王輝師承全國著名腦血管專家吳忠學和張友平教授,擅長于對垂危顱腦損傷和高血壓腦出血的搶救,對腦腫瘤、腦血管畸形的介入手術亦有豐富的經驗。
有位30多歲的安徽宿州曹村的小伙子,半夜身體突然劇烈抽搐,家人送他到我市某醫院檢查,發現患者為巨大腦血管畸形,直徑7.5厘米,因手術風險太大,建議轉診。家人慕名將患者轉到市中醫院后,王輝術前對病情仔細分析,決定用介入治療方法,利用導管從股動脈進入腦部實施治療。手術從凌晨三點一直做到八點多,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患者畸形血管主要供血動脈大部栓塞畸形血管團栓塞成功,血流減慢,正常備管恢復流動,手術成功。
王輝介紹,顱內血管畸形常見于二三十歲,臨床表現為出血、癲癇、頭痛、神經功能缺失、顱內雜音、智力減退等。介入血管內治療是一種最新的先進方法,其特點是微侵襲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并發癥、后遺癥少,不需要開顱就能治愈。隨著栓塞材料和導管技術的發展,這項技術越來越成熟。從2008年初,市中醫院就開始了各種腦動脈瘤和腦血管畸形等疾病的介入手術治療,免卻了患者開顱的痛苦,也大大節省了醫療費用。
做腦部手術,好比在針尖上跳舞,需要高超的醫術,還要膽大心細,稍有閃失,就會危及病患的生命。王輝說,每當做完一臺手術后聽到手機響,心都會怦怦亂跳,生怕術后病人有什么反常和意外。他自豪地說,近十年做過上千例腦外科手術,沒有一起糾紛和失誤,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腦手術最重要的是對病人手術方式的選擇設計,根據患者檢查情況、病灶位置,盡量采用腦部微創手術,避免損傷腦組織;術中精細操作,將血腫盡量徹底清除,這樣對病人的愈后大有幫助;避免術中其他副損傷,減少并發癥的可能性。這幾點都是保障病人術后康復的直接原因,只要治療方案合理,患者嚴遵醫囑,手術后一般2-3周可恢復。”
預防中風
管住嘴、邁開腿、好心態
古人云,“上醫醫未病之病”。王輝說盡管現代醫學發達,健康還需自己注意保養,防中風要生活規律,老生長談的是管住嘴、邁開腿,要有好心態:
膳食要合理,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內臟,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低鹽,少酒,戒煙;
生活要有規律,勿過度疲勞精神緊張,避免情緒波動。過度的喜怒哀樂易誘發血壓升高,甚至腦出血,應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搓麻將、看體育比賽等;
血壓要控制,這對預防腦出血是關鍵。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應讓其安靜休息,并積極治療,防止形成腦血栓。
王輝說,中風病人常表現煩躁易怒或悲觀失望,家人要耐心開導病人,使之消除顧慮,保持樂觀,并及時觀察。預防中風,就是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盡可能降到最低,尤其像現在這個季節,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誘發中風,一旦發現有腦血管出血征兆,一定要及時送醫,不可延誤。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