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近些年來,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斷上升,猝死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不少公眾人物如演員高秀敏、古月、馬季等都因猝死離世。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惡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臟驟停或急性心衰。其中,冠心病導致的猝死可占八成。另外,一些腦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猝死。猝死雖然事發突然,實際也是有跡可循的。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特別留意幾個異常表現,以防止猝死的發生。
1.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后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突然出現的癥狀表明冠狀動脈內的粥樣硬化斑塊還不穩定,隨時有可能發生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如果以前就偶爾有胸悶的癥狀,近期癥狀變得更加頻繁,程度更加嚴重,同樣說明以前尚屬穩定的斑塊目前出現了小的破損,并且隨時都會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遇到這種情況,應盡快到醫院就診,并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2.心慌。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現心慌是房顫作祟,如果房顫伴發心臟傳導疾病,也很容易進展為室顫。室顫發作后,數分鐘之內即可導致死亡。因此,頻繁心慌發作也應及時就診。
3.心跳過緩。心臟的跳動是由特定的起搏細胞發起的,起搏細胞功能變差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起搏細胞功能會隨年齡增長逐漸變差。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8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這部分群體的起搏細胞功能會逐漸變差,心率日益減慢。老年人活動量通常較小,較慢的心率也能維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視。老年人應定期監測血壓、心率,如果出現心率小于50次,血壓變低,就很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急性心梗一直是我國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冬季更是心梗的高發季節,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提高公眾對急性心梗的了解和防治意識尤為重要。11月20日為我國“心梗救治日”,由徐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徐州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健康事業部承辦的名醫大講堂將于11月20日(即心梗救治日)繼續開講。本次名醫大講堂邀請到了徐州市中心醫院心臟診療中心主任韓冰主任講座,他將以“心梗救治日,牢記兩個120”為主題,為各位讀者詳細解讀胸痛的識別、心梗早期征兆、自救急救等知識。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急性心梗救治的相關問題。
講座時間:11月20日(本周日)上午9:00-11:00
講座地點:徐州報業傳媒集團(云龍山西下坡中山南路142號)五樓會議室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