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一個具有高復發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低治愈率的“三高一低”疾病。然而,不少人對腦卒中并不十分了解。為了提高市民腦中風防控意識,記者采訪了仁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朱本亮,以真實案例為基礎,介紹腦中風的相關知識。
午休醒來身子發麻竟是中風先兆
40歲的李先生家住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蟠桃花園小區。不久前的一天中午,午休醒來的他發現一側身子有些發麻,擔心自己得了中風,因此步行前往附近的徐州仁慈醫院就診。盡管從家到醫院只需10多分鐘,但他感覺步伐越來越沉重。
李先生來到仁慈醫院急診科后,接診醫生判斷其可能患上了中風,立即開辟綠色通道,為其采血,并安排他做腦部CT,同時通知病房做好溶栓準備。
徐州仁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朱本亮告訴記者,由于CT是根據密度成像的,再加上患者來院及時,因此患者的腦部CT顯示無中風病灶。但根據其身體發麻,且癥狀加重的特點來看,應該就是中風的表現。醫生立即為其進行了溶栓治療,患者的癥狀明顯好轉。第二天,患者頭顱磁共振顯示,腦中仍有少量病灶,這說明醫生最初的判斷是準確的,只是由于溶栓及時,所以患者才會恢復得這么好,未遺留明顯后遺癥。“腦中風的黃金搶救時間是3-4.5小時,一旦錯過黃金搶救時間,預后無法估量。”朱本亮表示。
腦中風年輕化高血壓是高危因素
朱本亮告訴記者,針對腦中風,以前50歲的患者就屬于年輕的了,可現在日趨呈現年輕化,二三十歲的也很常見,形勢非常嚴峻。值得一提的是,腦中風后的復發問題相當多見,中風復發導致患者已有的神經功能障礙加重,并使死亡率明顯增加。首次中風后6個月內是復發危險性最高的階段,所以在首次中風后有必要盡早開展二次預防,減少復發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據朱本亮介紹,腦中風復發的相關危險因素很多,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吸煙、喝酒、肥胖等等。此外,工作強度大也是導致腦中風年輕化的原因,因為長期工作勞累會使血壓升高,從而加快腦血管硬化。
朱本亮表示,特別是冬季來臨,腦血管疾病高發,高血壓是造成出血性腦中風的最關鍵因素。臨床上,只要血壓超出正常值,患者都面臨著腦出血風險。所以,血壓稍高的人不要以為腦出血離自己很遙遠。
預防腦卒中專家稱打點滴沒作用
朱本亮表示,控制血壓最好的辦法是科學服藥。人們要避免兩種誤區,第一是完成任務式的吃藥,也就是只吃藥不監測,對服藥的效果不知情。第二是憑感覺吃藥,也就是等身體不舒服時才吃藥,身體舒服了就不吃了。
朱本亮介紹。每年這個時候,很多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總會到醫院打點滴,希望能預防中風。事實上,打點滴對預防卒中發病無用。根據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指南協作組頒布的《卒中規范化指南》,可憑借ESSEN評分將缺血性卒中患者分為低危、高危、極高危三個等級,進行分層治療,不同病人有不同的預防措施,如卒中高危患者(ESSEN評分≥3分者),應進行長期的更積極的抗血小板藥物預防。
值得注意的是,中風患者的心理壓力非常大,表現有緊張、恐懼、擔憂、悲觀失望等。因此,家屬應重視心理康復與護理,要耐心安慰病人,從生活護理方面多關心體貼病人,為其排憂解慮,幫助患者消除恐懼、急躁或失望的情緒,恢復治療信心,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盡量避免精神上的刺激,使病人早日恢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