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5月14日,39歲的大S產下二胎。據傳,因生產時太痛導致大S癲癇發作,甚至因此住進加護病房。此消息一出引發網絡熱議。疼痛會導致癲癇嗎?高齡產婦還會遭遇哪些生產風險?針對這些問題,我市相關專家給出了詳細解答。
生產時癲癇發作?有可能,幾率很小
大S產二胎是這兩夭很火的娛樂新聞。很多媒體在轉載時稱,因生產時太痛,大S癲癇發作,或是說大s因施打過量麻醉藥致癲癇發作。由此,癲癇是疼痛所致還是藥物所致,抑或是產婦本身原因,就成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記者就此問題咨詢了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許靜。據介紹,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也就是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其病因復雜多樣,主要包括遺傳因素、腦部疾病、全身或系統性疾病等。
許靜告訴記者,一般來說,癲癇發作之人多為該病患者,或是具有潛在誘發因素的高危人群(如腦部退化的老年人、腦部外傷者等),不過,理論上并不排除正常人在受到刺激時有所反應,“比如孕產婦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也可能成為誘發原因,但這很少見。”
難道大S竟是這種少見的病例嗎?記者再次檢索新聞時發現,有報道指出,“S媽透露這已經是大S第2次癲癇發作,以前因為壓力過大也曾發病過一次。”如果該報道屬實,說明大S有癲癇病史,那么此次生產時癲癇發作就有了更加充足的病理支持。 。
然而,不管是神經內科專家還是婦產科專家均表示,生產時發作癲癇的病例現實中依然很少見到。許靜說,癲癇患者從備孕到生產,都會有一系列的針對性檢測和管理,可有效降低發病幾率,對于懷孕幾個月后出現癲癇癥狀的少數者,也會及時藥物干預,以免生產時出現發病風險。
子癇是啥?妊娠高血壓的重度階段
記者發現,針對大S生產事件,有媒體提到了一個新名詞——子癇。對此,市中心醫院產科二病區副主任張艷玲認為,子癇和癲癇的發病癥狀確有相似之處,且子癇前期是妊娠期引發孕婦及胎兒死亡與并發癥的主要原因之一,應當引起重視。
“有些女性妊娠后可能患上高血壓,部分人除了血壓升高,還伴有蛋白尿、病理性水腫等表現,這就是子癇前期。如果病情進一步進展,最終有可能發展為子癇。”張艷玲說,子癇可視為妊娠高血壓的一個重度階段,其發作時,孕婦會出現抽搐、痙攣,甚至昏迷的癥狀。子癇的危險性在于,子癇時孕婦全身小動脈痙攣,胎盤也相應供血不足,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致胎兒體重減輕,生長受限。重度子癇的話,胎盤在功能減退的基礎上再發生血管內栓塞或胎盤早剝,則使胎兒宮內窘迫,甚至死胎、死產、新生兒死亡。
不過,張艷玲表示,目前子癇的發病率還是比較低的,“現在產前保健做得好,針對妊娠高血壓的孕婦,醫院也及早進行控制干預,一般不允許病房內有子癇前期的患者。”
她指出,要預防先兆子癇需要先預防妊娠高血壓,患了妊娠高血壓的孕婦一定要嚴格控制血壓和體重。此外要重視產前檢查,像年齡小于20歲,或大于40歲的初孕婦女;雙胎、多胎的孕婦;有高血壓易感因素、遺傳因素的女性;有血管性疾病、腎病、及糖脂代謝異常的女性;超重或營養不良的女性,均為子癇前期的高危人群,不可忽視錯漏任何一次產檢。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