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看電影想必是很多小伙伴的愛好,尤其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好多人都會帶上家人朋友一起美美地看場電影!
但是,你知道嗎?如果無節制地甚至通宵看,可能惹來大麻煩!揚州一小伙就因連續看了兩場電影后,耳朵突然昕不清了,醫生診斷這是典型的突發性耳聾。
連看兩場電影后,22歲小伙左耳聾了
醫生:屬典型的突發性耳聾
“醫生,我的左耳朵怎么聽不清了?”,“五一”小長假最后一天,揚州22歲小伙小齊(化名)連續看了兩場電影后,發現左耳朵聽力明顯下降,趕緊到市一院西區醫院求診。經過聽力檢查,醫生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小齊剛參加工作不久,因為性格活潑開朗,所以除了上班,與同學、朋友的各種聚會不斷。“五一”長假期間,一些在外上學、工作的同學都回來了,小齊挨著個和他們聚會。“比平時上班都累。”小齊說,“看電影的前一天,我只睡了三個多小時。”
5月1日,吃完晚飯已經很遲了,有個朋友提議去看通宵兩場連放電影。熱情的小齊也跟著去了。“兩場電影看下來,人非常累,但精神卻很亢奮。”誰知第二天,小齊從睡夢中醒來,就感覺耳朵聽不清家人說話,聽不清手機鈴聲,再仔細觀察,發現是左耳不太聽得清。
“病人是典型的突發性耳聾。”市一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吳曉霏對病人做過聽力檢查后表示。“突發性耳聾一般為單側耳聾,發病前多無先兆,少數患者則先有輕度感冒、疲勞或情緒激動史。這個病人應該是在熬夜之后,供血不足,聽神經、前庭神經受損。再加上他長時間接觸強烈的外界噪音,損傷了內耳毛細胞,出現了耳聾。”
長時間打電話、戴耳機也易引發突發性耳聾
患者聽力數分鐘或數小時內下降至最低點
吳曉霏告訴記者,除了小齊,還有一個30多歲的女性,以及一個13歲的男孩,他們的情況也比較典型。
那位30多歲的女士因為戴耳機熬夜看電視劇,13歲男孩則因為在家連玩了七八個小時的網絡游戲。除此,還有一些原本體質較弱的人,一旦出現過于勞累的情況,就有可能出現聽力下降的情形。
突發性耳聾的患者,共同癥狀都是突然耳聾、耳鳴,頭暈目眩。那位熬夜看電視劇的女士甚至出現了惡心、嘔吐,嚴重的連路都走不了。“這是由于腦缺血、耳朵缺血導致的。”
令人擔心的是,耳聾發生突然,患者聽力一般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下降至最低點,少數患者可在3天以內聽力損失達到最低點。吳曉霏說:“不要以為這種癥狀只是突發的、暫時的。這種病早期治療有效率達70%-80%。如果出現上述各種癥狀,但沒及時就醫治療,很可能留下感音神經性耳聾、耳鳴的后遺癥,這種痛苦沒準就將伴其一生。”
什么會引發突發性耳聾?
1、長時間打電話、戴耳機、看電視等。英國一項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打電話、戴耳機,可導致耳聾提前30年到來。
2、無耳病的人也會因受風寒感冒、工作壓力大、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影響而出現耳聾。
3、熬夜或心理壓力大導致睡眠不足,是突發性耳聾的誘因。
耳鳴是耳聾的征兆
其實,入耳里耳蝸結構非常脆弱,較大的精神壓力、熬夜或一些疾病會引起突發性耳聾。醫生提醒,有突發性耳聾癥狀的患者一定要盡早到醫院治療,千萬不要拖延。
突發性耳聾有最佳治療期,如果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治療的周期就會延長,效果就會打折。對患者來說,治療得越及時,治愈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專家提醒,耳鳴是耳聾的征兆。一般輕型耳鳴患者僅表現為影響睡眠,很多人對其沒有足夠的重視。然而久鳴必聾,耳鳴是耳聾的先兆,需高度注意。
如何預防突發性耳聾?
不要過度勞累,不要戴耳機
吳曉霏表示,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六個方面:
一、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避免感冒,預防病毒感染;
二、不要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身心愉悅,避免情緒激動,緊張等;
三、保持均衡飲食,要多吃新鮮蔬果;
四、盡量減少煙、酒、咖啡等帶來的刺激;
五、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六、少戴耳機,即便是聽音樂,最好每聽30分鐘就讓耳朵休息一下。
小朋友不要去影院、卡啦OK廳
吳曉霏特別提醒,嬰幼兒寶寶,聽毛細胞非常脆弱,所以家長不要帶他們去電影院、卡啦OK廳等喧囂的環境。“要知道聽毛細胞如果壞死,是不可再生的。或許是你的不經意,對寶寶的傷害已經造成了。”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