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被業界視為市民心理問題的“晴雨表”的徐州市心理援助熱線統計分析報告昨日出爐。去年一年,共1500個電話打進市心理援助熱線,比往年增加了50%。總結盤點這些咨詢與求助可以發現:工作壓力過大以及婚姻情感類問題,依然是誘發心理問題的兩大因素。
節奏太快導致情緒障礙
和過去幾年的情況大致類似,心理援助熱線接到的咨詢中,除了精神類疾病的求助以外,情緒類求助最多。
這里說的情緒,指的是包括失眠、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過去的一年間,市心理援助熱線共接到322個電話是關于情緒障礙的。
焦慮,很多人都有,但對于彭先生來說,過去的一年內,這種情緒讓他幾乎瀕臨崩潰。
彭先生在我市一家企業任職銷售管理,除了負責十幾個員工的銷售管理之外,自己還直接負責維護幾個大客戶。彭先生說,從剛開始負責這個職位的興奮到很快就覺得疲憊,他只用了大半年時間。
根據彭先生的描述,他平時在辦公室時的工作狀態通常是這樣的:兩部手機,一部手機負責接電話,一部手機盯著工作用的微信,電腦上登錄著公司的內部辦公系統,還有不時響起的固定電話。最多的一天接到員工、客戶的各種業務電話超過50個。
“我接電話接到惡心,你有過這種感覺么?”彭先生說,有一次,他一邊用手機接聽電話,一邊刷新著微信,一邊看著公司內部辦公系統不斷跳出來的各種通知、報表信息,這個時候桌子上的固定電話又響了,那一刻,他幾乎要摔了手機。
工作節奏不斷加快,通信工具名目繁多,碎片化時間讓人愈發焦慮,類似彭先生這樣,焦慮、抑郁、失眠等各種情緒障礙居高不下,成為最讓人頭疼的心理問題。
彭先生的焦慮來自工作,劉女士打進援助熱線,則是因為開車。劉女士說,她每次上班下班,都是一天中最煩躁的時候。因為單位在鬧市,怎么繞路都繞不過去擁堵路段。
曾經有一段時間,劉女士放棄了開車,但單位有事需要開車外出覺得很不方便,又重新開車上班。但劉女士說,她現在一遇到交通堵塞,就無比煩躁。
心理援助熱線接聽中心負責人、市心理衛生研究所所長趙后鋒表示,如今社會節奏快了,壓力來源多元化,面對這種情況,人們更應該學會調節,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如果因為焦慮、抑郁、失眠等影響工作和生活,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工作壓力大感到“煩”和“累”
因為工作壓力而求助的,過去一年間市心理援助熱線共接到91個。數量上雖然不是很多,但這些求助者反映的問題相對集中:工作壓力過大。
李先生在一家機械銷售公司,工作已超過5年。過去的一年,李先生說自己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壓力。公司年初下達的銷售指標,到了年中時僅僅完成了三分之一。下半年,李先生所在的部門加班加點傾盡全力,業績依然拉動不起來。接近年終盤點,全年任務依然有巨大缺口。公司決定減薪,以壓縮運行成本。幾位同事相繼離職,公司人心不穩。李先生說,過去一年,壓力大到超乎想象。過大壓力之下,工作也提不起精神。
趙后鋒表示,調整壓力的重點在于——釋放壓力,釋放壓力的前提是找到產生壓力的真正心理原因。如果產生這個壓力的外部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這種壓力的消釋是很難的。如果外部環境的改變很難,就要學會在繁忙的工作中學會尋找樂趣,關注點跳出“煩”、“累”等消極感知,對細節上的順利或成功抱有喜悅和滿足,以減少自我的負面情緒。
婚外情困擾使心理郁結
婚姻家庭方面的問題咨詢,心理援助熱線一年來共接到144人次,內容包括夫妻感情、夫妻生活、子女教育等多個方面,婚外情誘發的心理問題所占比重依然較大。
趙后鋒介紹說,自心理援助熱線開通以來,婚姻家庭方面的咨詢一直是熱點,在求助者中,有的只是心理郁結,有的卻已達到精神折磨的程度。以性別而言,婚姻戀愛問題的咨詢者中女性顯著多于男性。
●相關鏈接
心理援助熱線
24小時提供服務
心理援助熱線電話作為一種行之有效,且相對方便實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心理危機干預途徑,目前已成為大多數發達國家提供心理保健的重要方式,在處理心理應激和預防心理行為問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我市自2009年4月份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心理援助熱線服務的對象,主要是由于精神心理障礙、急慢性社會心理應激等原因,處在無助、悲傷、絕望、自暴自棄、不信任、煩躁不安、憤怒等心理危機狀態中的人,他們很容易出現沖動行為,同時又希望能及時得到理解、接納、支持和鼓勵等幫助。
我市的心理援助熱線設立在東方醫院,由一批專業的心理咨詢專家擔當志愿服務人員,每天24小時接聽熱線。熱線電話:12320-5。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