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最近,徐州市中醫院神經內科心理咨詢專病門診有點忙,前來就診的患者絡繹不絕。其中,以失眠為主訴的患者占到一多半以上。失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看似簡單,但其背后往往隱藏著不容忽視的、各不相同的大問題。雖然臨床癥狀都表現為睡不著、睡不好、睡不香,但導致失眠的根本病因卻千差萬別,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下面,讓我們跟著徐州市中醫院的謝玉艷副主任醫師,走進神經內科心理咨詢專病門診,來重新認識一下失眠。
失眠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
張女士,是一名老師,也是一位年輕的新手媽媽,做事積極認真,追求完美。因入睡困難2年余來到診室,據其介紹,自從休完產假回到工作崗位,總感到工作多,壓力大,不僅要完成教學工作,作為一名班主任還要兼顧到學生的方方面面,回到家,還有嗷嗷待哺的小寶寶在等著自己。每當像打仗一樣忙完一天的工作和家庭事務后,躺在床上的張女士卻久久不能放松,大腦仍高速運轉難以停止,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每每挨到深夜才勉強睡去,不一會天又亮了,不得已又得爬起來繼續一天的戰斗。時間一長,心慌氣短,煩躁不安,痛苦不堪,張女士感到自己要崩潰了,于是前來求助。經過門診謝玉艷醫生的心理咨詢、心理量表評估以及相關檢查后,原來張女士是得了廣泛性焦慮這種疾病,通過配合中西醫結合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張女士的病情很快得到了緩解。
王同學,是一名大二的學生,一直以來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近幾個月逐漸出現入睡困難、早醒,每晚睡眠時間僅3小時左右,伴白天精力下降,情緒低落,做事無動力,以前感興趣的活動怎么也提不起興致,嚴重時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曾在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接受過幾次心理咨詢,為進一步治療前來門診。經謝醫生診斷,該同學患上了抑郁癥,在醫生的建議下,王同學積極的配合抗抑郁藥物治療,同時接受每周一次的長程心理治療,目前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在穩步恢復之中。
李阿姨,最近幾個月無明顯原因下出現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同時伴有心慌、手抖,全身乏力,脾氣急躁,雖然胃口很好,但體重卻莫名其妙的下降了十多斤。李阿姨對自己的失眠非常擔心,生怕自己得了抑郁癥之類的疾病,于是前來就診。經過門診謝醫生的仔細詢問后,李阿姨抽血檢查了甲狀腺功能,原來,李阿姨是患上了甲狀腺功能亢進這種疾病,并不是精神心理疾病。雖然屬于內分泌疾病,但甲狀腺激素的失調卻會影響精神狀態,甚至出現精神癥狀。經心理咨詢門診醫生的轉介,李阿姨轉至內分泌科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孫大爺,長期睡眠不佳,曾經多方就診,服用過很多藥物,均效果不明顯,因長期失眠,精神緊張,孫大爺的血壓血糖也經常居高不下,成了醫院的常客。每每想起來,孫大爺都唉聲嘆氣,心情郁悶。經過心理咨詢門診謝主任的仔細詢問發現,孫大爺每晚只要一上床躺下,雙腿就莫名的難受,怎么放都不舒服,他只能輾轉反側,不停的活動雙腿,甚至被迫不停敲打雙腿以減輕痛苦。有時困極了剛剛睡著,不適感就會再次來襲,嚴重影響睡眠。通過頭顱CT、腦電圖、肌電圖、睡眠監測等一系列檢查,謝主任初步判斷其為不寧腿綜合征,繼發睡眠障礙及焦慮抑郁。通過藥物治療,孫大爺的癥狀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孫大爺看到了恢復的希望,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
吳先生,是一名公司的白領,工作繁忙,經常需要各地出差倒時差。為此,吳先生格外重視自己的睡眠,曾嘗試了多種養生方法,并服用過很多保健品,每天只要沒事,就很早上床,試圖控制自己早點入睡,以適應第二天高度緊張的工作。但事與愿違,吳先生的睡眠反而越來越差,經常是越早上床,越想睡著越睡不著,時間一長,只要看到床就會緊張,擔心自己今天不能擁有完美的睡眠,進而影響白天的工作,反而更加焦慮不安,形成惡性循環。謝主任對其進行了一次心理咨詢,并做了相關器質性檢查和精神量表評估,發現吳先生并沒有什么器質性疾病,僅有一些輕度的焦慮,其失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對睡眠的過高期待和對睡眠的錯誤認知及不良的睡眠行為導致的。針對吳先生的情況,謝主任采用了睡眠認知行為治療為主,單純助眠藥物和中藥為輔的的治療方案,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吳先生擺脫了對待睡眠近乎偏執的錯誤認知,其睡眠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中西醫結合防治失眠效果更好
謝玉艷告訴我們:引起失眠的原因比較多,中醫認為主要是內外在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如體弱、憂慮、抑郁等等,也有與飲食有關。失眠涉及多個臟腑,如心、肝、脾、腎等,主要病變在心,與心神的安定與否有直接的關系。因為心藏神,心神安定,則能正常睡眠,如心神不安,則不能入睡。不論是心經自病,或者脾病、腎病、肝病及胃病影響于心,均可導致失眠。其中由于思慮不解,勞倦過度,損傷心脾而發病的較多。心臟受損,則心血不足,心神失養,不得安寧,因而不能成寐;而心血不足,與脾氣受傷密不可分,脾傷則氣血生化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養,因而心神不安。這種心血虛而引起失眠,還可見于虛弱之人,或者產后失血,生育過多的產婦,以及老年人形體日衰等,其關健在于心血不足,病變涉及心脾兩臟。中醫認為睡眠及系心神所主,是陰陽之氣自然而有規律的轉化結果,這種規律一旦破壞,就可導致不寐。在現代醫學中,認為失眠的發生與社會文化因素、個體焦慮水平、個體對應激事件的應對方式,認知行為,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對于失眠的預防,中醫較西醫顯示出非常明顯的優勢。古代中醫的陰陽平衡、天人合一及治未病思想在失眠的預防中起到了重要的理論基礎作用,其歷史源遠流長。近現代西方醫學心身醫學及整合醫學崛起,醫學模式向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轉型,也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中醫的哲學思想。而失眠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它與個體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個體心理認知水平和適應能力、個體生物學差異等因素都密不可分。因此對于失眠的預防,不僅應該積極的從個體入手,更應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在中醫哲學思想的指引下,合理積極地運用整合西醫診療技術,可對失眠的預防及治療起到更好的效果。
養成良好的睡眠行為習慣很重要
對于正確的睡眠行為習慣的養成,謝玉艷給了我們以下幾點建議:
1、每天定時睡覺,定時起床,無論睡眠質量如何,都盡量在每天的同一時間段上床,按時起床。
2、 失眠的患者可能上床后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如果在床上超過20分鐘仍無法入睡,建議下床做一些簡單枯燥與睡眠無關的活動如看書、收拾衣物、整理物品等。待困意來襲再上床睡覺。以上行為可反復進行。
3、 睡前避免飲用濃茶、咖啡、可樂等具有神經興奮作用的飲料,睡前3小時避免劇烈體力活動。建議睡前服用一杯熱牛奶,用熱水泡腳。
4、中午避免午睡,即使短時間的午睡也很有可能影響晚間的睡眠。
5、不要害怕做夢,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人都會做夢,正常的夢不僅不會影響健康,而且還具有維持人正常生理心理功能的重要作用。
6、不要恐懼藥物,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用藥,藥物給您帶來的好處會多于副作用,安眠藥造成依賴成癮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
7、很大一部分失眠是由于內心沖突和對睡眠的過高期待造成的,必要時可以向專業的心理醫生求助。

謝玉艷,副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師(中級),醫學碩士。徐州市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從事神經內科臨床診療工作17年。擅長腦血管疾病及周圍神經病的診療;擅長運用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相結合、中西醫相結合治療各類心身疾病及心理障礙如睡眠障礙、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進食障礙、青少年兒童心理行為異常。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參與省自然科研課題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