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對骨質疏松病人的干預要點,強調預防重于治療,改變低鈣飲食結構和適量運動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礎。早發現,早干預是重中之重。——骨科專家歐陽曉
這則骨質疏松癥患者鄰居寫的小故事,語言樸實生動。劉姨的遺憾,也是許多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真實寫照。原來,骨質疏松癥我們并沒有足夠的重視!相信,這個真實的故事和骨科專家歐陽曉主任的精彩點評,會帶給更多的骨質疏松患者和家人以深深的啟發和借鑒。
劉姨是我的鄰居,如今她已經因為髖部骨折癱瘓在床,醫生說她將在床上度過她的后半生了。面對自己因為髖部骨折而給家里帶來的巨大負擔,劉姨后悔不已,說自己當初不應該對骨質疏松不重視,為了節約錢而不進行及時科學的治療。
當劉姨進入五十歲以后,我們便總是聽見劉姨說她身上這的骨頭痛,那的骨頭痛,嚴重影響到了她干農活。但是,看到自己家里窮,為了省錢,一直都沒有去醫院做檢查,家人們數次硬拉著劉姨去醫院檢查,但她就是不肯去,說人老了,這痛那痛是很平常的,身邊很多老年人都有這種情況。因此家人們也沒有辦法,只得繼續聽著劉姨經常喊痛。
大約又過了兩年,劉姨的骨痛越來越厲害,并且開始有些駝背了。至此,她再也找不到借口拒絕家人去醫院檢查了,只得抽了一天時間跟著家人一起到縣中醫院去做了檢查。
在花幾百元做了比較詳細的檢查后,醫生給出了診斷結果,劉姨患的是老年人比較常見的骨質疏松。當醫生打算為劉姨開點藥物進行治療時,劉姨馬上讓醫生不要開,說她這種病很平常,沒必要開藥,她回去補點鈣就行了。劉姨為了給家里節約錢,不肯開藥,醫生只得建議劉姨回家后多注意一下飲食,并且盡量不要干重活,以免脆性骨折。對于醫生的話,劉姨當時滿口答應,說身體是自己的,自己一定會注意的。
然而,事實并非如劉姨答應醫生的那樣,劉姨回到家里后,不但沒有去補鈣,還和以前一樣干些重體力的農活,對于飲食方面更是從節約出發,從沒考慮過自己的骨質疏松。
那天我正坐在家門口看書,突然看見劉姨的兒子背著她向鎮醫院的方向跑去。見到這種情況,我連忙跑上前去問出什么事了。劉姨的兒子告訴我說,劉姨剛才因為背一袋花生上樓,不小心摔倒了,聽劉姨自己說,應該是骨折了。因為我和劉姨關系一直都很好,所以我也跟著一起去了醫院,希望劉姨不要出什么事。
當醫生給劉姨做完檢查后,說劉姨是骨質疏松引起的髖部骨折, 因為鎮醫院醫療設備差的關系,建議我們將她轉到縣醫院,于是,我們不得不將劉姨轉到了縣醫院。
到縣醫院進一步檢查后,醫生說,像劉姨這種情況唯一的康復方法就是做手術,但是手術風險太高,最終建議我們選擇放棄,也就是說,劉姨將要一輩子癱瘓在床。
住了一段時間的院后,劉姨的兒子將劉姨接回了家,每天不得不按時去照顧劉姨的飲食起居,不只是劉姨無法再勞動,就連家人的正常工作也要受到影響了。
如今,劉姨家每年花在劉姨身上的醫藥費高達上萬元,少了劉姨這個勞動力,她家的收入也比以前減少了很多,這讓劉姨家變得比以前更加窮了。看著自己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成為家人的負擔,劉姨心中很不是滋味,同時也認識到是自己當初面對骨質疏松時選擇“節約”,不進行及時有效地治療才讓自己家現在變得更加貧窮的。
歐陽曉主任點評
誰都知道“小病不治釀大禍”的道理。但現實生活中卻有太多的人忽視它。劉姨的教訓還不夠慘痛嗎?其實,劉姨骨折后付出的代價不僅僅是更沉重的經濟負擔,失去健康的身體、失去活動的自由、失去生活自理的尊嚴,這些損失更是不可估量的。
不過,劉姨的病也許并沒有到癱瘓在床的境地,選擇一個以骨質疏松性骨折治療為特長的醫院骨科,比如徐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進行治療,劉姨仍然有很大的勝算可以重新站起來走路的!當然,故事中的教訓依然是深刻的!其實,仔細算筆帳,天底下還是沒病早防、有病早治才是最劃算的!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