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 馬紅欽 報道 近期,徐醫附院腫瘤外科趙文星主任順利為一名52歲女性患者完成全腔鏡下胃遠端腫瘤根治加畢羅氏I式吻合術。術中通過使用先進的胃腸三角吻合技術完成殘胃和十二指腸殘端的畢羅氏I式吻合術。這是江蘇省首例病人使用三角吻合技術。
手術用時135分鐘,術中出血約90ml,腹壁切口僅約3cm(因腫瘤4cm大小),術后沒有放置胃管。由于腹壁切口極小、創傷極小,患者術后第一天即下床活動,現已順利康復出院。此例手術的成功標志著徐醫附院腫瘤外科腹腔鏡胃癌手術技術已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遠端胃癌切除后有兩種吻合方式:畢羅氏I式吻合術和畢羅氏II式吻合術。畢羅氏I式吻合術是將殘胃直接與十二指腸殘端吻合;羅氏II式吻合術是將殘胃和空腸吻合,但卻改變了正常的食物及消化液的流出途徑。因此,相對來講畢羅氏I式吻合術更符合正常的生理功能,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病人術后吻合口潰瘍發生率低。因空腸有很大的游離度,畢羅氏II式吻合術相對容易,而畢羅氏I式吻合術由于需要游離更長的十二指腸,手術難度相對更大,在全腔鏡下操作則更加困難。
胃腸的三角吻合技術是在腫瘤切除后,充分游離十二指腸殘端,通過使用腔鏡下直線切割縫合器行十二指腸與殘胃的后壁吻合,然后再使用切割縫合器封閉吻合口的殘端。術中使用60mm的切割縫合器,保證吻合口足夠的寬度。但由于十二指腸包繞著胰腺頭部,并且與胰腺關系密切,組織血供豐富,因此充分游離十二指腸是此手術的難點之一;另一個難點是腔鏡下使用切割縫合器行胃腸吻合及關閉吻合口殘端時,由于直線切割縫合器較難固定胃及腸組織,而且夾閉時還要注意保留足夠的吻合口寬度,因此胃腸三角吻合術成功的完成需要有熟練的腔鏡操作技術及使用直線切割縫合器的技術。
創傷小、恢復快、病人痛苦少和腹腔鏡的放大作用更有利于淋巴結的清掃是腹腔鏡手術的兩大優勢。使用三角吻合技術后,使胃腸吻合可以完全在腹腔內完成,不再需要常規的輔助切口,從而使病人腹壁上基本看不到切口,病人的術后疼痛也減到最輕。此病人術后沒有放置胃管,術后第一天就已經可以自由下床活動,沒有任何的心腦肺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