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消息:隨著人們對于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臨床上人們往往注重的是假體的優劣,以及手術本身的技巧,而忽視術后的康復及護理。
徐州市中醫院骨科楊六中主任提醒:關注關節置換術后護理,防止假體周圍骨折
今年10月份,徐州市中醫院骨科楊六中主任接診了一名十分不幸的病人,該病人一月前因股骨頭壞死在當地醫院進行全髖關節生物型假體置換手術,術后恢復情況尚滿意?;颊咝g后一月下地活動時未扶拐,不慎摔倒,致使股骨干假體柄尖端旋螺形骨折。對于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折這類特殊骨折,需要特殊的治療方案,患者慕名轉至市中醫院治療。
徐州市中醫院骨科楊六中主任在全髖關節置換及其翻修,以及置換假體周圍骨折方面經驗豐富,他指出人工髖關節置換后股骨干骨折是常見早期并發癥,通常發生在靠近假體柄的尖端,呈斜型。主要是因高速損傷,廢用性骨質疏松,骨皮質缺損,股骨干應力集中,假體松動周圍骨溶解,感染等原因所致。楊六中主任仔細閱片后發現患者假體柄未見明顯松動表現,決定采取保全假體,不進行假體翻修的治療方案?;颊邽槁菪喂钦郏绮捎脿恳委?,可能出現骨折復位不良,假體機械松動可能,需待骨折愈合后再進行長柄假體翻修。針對這種情況,楊六中主任決定采取一次性切開復位超長鋼板內固定,再配合鎳鉻記憶合金抱合器固定手術。
手術順利進行,術后復查顯示骨折復位滿意,固定牢固,并保留了原假體。該病人康復出院。
楊六中主任介紹,隨著人們對于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臨床上人們往往注重的是假體的優劣,以及手術本身的技巧,而忽視術后的康復及護理。該病例即是術后下地活動時缺乏必要的保護所至。
楊主任指出,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下床等康復活動應有正確的方法。術后早期:患者先移至健側床邊,健側腿先離床并使腳著地,患肢外展,屈髖<45°,由他人協助抬起上身使患側腿離床并使腳著地,再拄雙拐杖站起。上床時,按相反方向進行,患肢先上床。離床第1天,上、下午于床旁拄雙拐杖站立5~10 分鐘。第2 天開始拄雙拐杖在病室內行走數步。行走時患肢始終保持外展30°,左右不負重,護士或家屬在旁守護以防意外。術后康復期:臥位時仍平臥或半臥,3個月內避免側臥,側臥時,兩膝間放2 只枕頭,禁向手術側肢體臥位,不能坐床上屈膝,以免造成髖關節脫位,繼續進行肌肉和關節活動訓練,患肢不負重,拄雙拐杖行走,術后3個月后,由雙拐→單拐杖→棄拐杖。避免屈患髖下蹲,禁止單腿跳躍。6個月后較好的鍛煉方式可選擇散步,不宜登山及長途跋涉,每隔半年至1年復查一次,平時如有不適隨時就診。
徐州導醫電話:0516-85707122 ;839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