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在以往人們的印象中,去中醫院就是看中醫,看看舌苔,號號脈搏,而后開上大包小包的中草藥回家熬藥。其實不然,如今的市中醫院,努力塑造中醫特色突出、中西醫結合優勢顯著服務品牌,大型綜合性醫院有的科室這里也有,各項先進的檢查診療設備一應俱全,各科室專業人才濟濟,醫療技術水平已與大型綜合性醫院比肩。而這里的重癥醫學科,技術力量雄厚,綜合救治能力較強,有豐富的臨床搶救經驗和技術。昨日,記者走進這個神秘的科室,專訪科室掌舵人周文博主任。
精!打造一支“精兵強將”搶救團隊
周文博不僅是ICU這個醫療團隊中的一名醫生,還是這個團隊的負責人,除親自上陣搶救病人外,更重要的是組織整體搶救工作,使各個醫護人員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各個環節環環相扣、措施得力,從而提高搶救的效率和成功率。為了提高搶救技術水平,他組織團隊成員每周進行業務學習,每月進行技能操作演練,經常組織“三基”考核,做到科室人人參與培訓,人人考核過關,使大家熟練掌握重癥醫學的基礎理論和各種搶救技術,練出“精兵強將”,努力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的搶救團隊。
周文博和重癥醫學科的醫療團隊,憑借精湛的專業技術一次次出色地成功完成搶救任務。每年都要搶救各種車禍、事故致多發傷和復合傷近百余起,搶救心跳呼吸驟停六七十余例,搶救呼衰、心衰等多臟器衰竭患者二三百例,成功地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積累了豐富的搶救經驗和高水平的綜合救治能力。
急!搶救病人必須爭分奪秒
周文博在重癥醫學科工作,每日都會遇到急診或病區病人病情突然變化而危及生命需要轉到ICU進行搶救,以及院外的突發意外事故導致病人生命垂危需要轉到ICU急救,隨之而來的是對患者進行緊急的一系列搶救,如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動靜脈置管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和氧代謝監測、臟器支持、穿刺引流、甚至是手術等,直至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用他的話來講就是搶救病人就像打仗,雖氣氛緊張,但不能忙亂,打仗要先控制住敵人的火力,搶救病人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穩定住生命體征,越早穩定生命體征救治的成功性越大,所以搶救病人需要爭分奪秒。
去年秋天的一天早晨剛一上班,就接到了命令,急診120送來了一起車禍,受傷者意識已經出現障礙,頭部和胸腹部、骨盆,四肢受傷,呼吸困難,血壓降低,休克,需馬上送到ICU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和抗休克處理,為進一步手術贏得時機。當病人被推進了ICU病房,周文博主任馬上給予病人氣管插管建立了人工氣道,團隊醫護人員接上了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以保證患者的氧合,并進行深靜脈置管開通靜脈通道,大量液體復蘇及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升壓保障循環,患者血氧仍不能上升,經仔細體檢發現存在血氣胸,及時進行了胸腔穿刺引流,患者的血氧得到了上升,血壓也漸能維持住。在經過緊急搶救病人生命體征穩定后,周文博主任和腦外科,胸外科,骨科醫師一道把患者送進了手術室進行急診手術,隨后為術后患者再次回到ICU進行進一步的搶救治療做好充分準備。
重!與“死神”賽跑搶時間
今年春天的一個早晨,周文博像往常一樣提前半小時來到病房,換上特制的工作服,查看每一位患者。其實前一天夜里10點醫院臨時接診了一個危重患者,接到緊急電話后,周文博立即從家趕了過來。
患者是一位60多歲的男性,由于從5樓不幸墜落,導致腦挫裂傷、肺挫傷、多根肋骨和頸椎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頸骨折,內臟出血,病人處于休克昏迷狀態,情況危急。周文博在仔細進行了各項臨床檢查后,結合檢查報告和同事們經過研究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經過ICU醫生的全力緊急救治,一直搶救到凌晨3時,終于把病人從“死神”手里拉了回來,患者生命體征趨向平穩。周文博這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休息幾小時,早晨不到7點他又起床,匆匆趕到了工作崗位上。這樣的工作模式,也是ICU所有醫護人員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
由于搶救病人的緊急性和時間的不確定性,周文博的工作總是沒有規律性,因此他經常加班加點,犧牲了許多寶貴的休息時間,從死神手里搶救回來許多病人的生命,贏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和尊敬。
■好醫生健康寄語:
立秋后, 晝夜溫差漸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對氣候的變化很敏感。當氣候溫暖時,血管處于舒張的狀態,一旦遇到寒冷的空氣,血管就會收縮以保存身體的熱量和能量,這一收一縮間,就會給心臟帶來很大負擔,引發一些不適。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每天堅持測量血壓,科學合理調整用藥,飲食忌辛辣宜清淡,調節心情謹防秋燥,以及定期體檢早預防,如果出現胸悶、頭暈、走路不穩的情況要及時就醫,早發現、早就診、早治療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猝發的關鍵。
■好醫生檔案:
周文博,徐州市中醫院ICU室主任,副主任中醫師,副教授,醫學碩士。1993年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2000—2003年就讀于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專業研究生班。師從全國第三批名中醫王如俠教授。多次參加全國心血管疾病高級研修班的培訓和學習,對心血管疾病和血栓相關性疾病的診治很有心得和建樹。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