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陳鵬,是徐州市中醫院風濕腎病科主任。
采訪的前一天,他剛剛從北京進修學習回來,風塵仆仆地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一上午門診緊張忙碌,下午剛到病區,病房醫生就告訴他,有個風濕性腎病患者,但是病床全滿了,加床也沒有。解決了加床的問題,又匆忙趕去B超室為一個腎病綜合征患者做腎穿刺……
在十多年前,和很多醫院一樣,中醫院還沒有專門的風濕科腎病科,也沒有這個專業的主治醫生。2005年,陳鵬到北京協和醫院進修學習風濕免疫和腎病專科,回到徐州市中醫院后,才成立組建了風濕腎病科。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建科之初,科室人員少,陳鵬更是身兼數職,很多事都需要他親力親為,最忙的一段時間,他有過連續三天三夜沒有回家,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他感嘆于協和醫院優良的學風和傳統,希望從建科伊始就把協和醫院嚴謹務實的工作精神貫徹到臨床工作中去,并一直為之努力!
不斷學習,大膽創新,最大限度為病人考慮
在陳鵬的辦公室,各類醫學專業書籍堆滿了辦公桌。
這些書涉及各個專業,都是他經常翻閱的。他告訴記者,風濕免疫專業疑難病癥多,涉及的面非常廣,可能涉及人體的各個臟器,具體癥狀更是五花八門,很容易誤診和漏診。
“作為風濕免疫科的醫生,需要見多識廣,需要什么病都會治,需要不斷學習的寬廣的知識面。”
風濕免疫專業疑難病癥非常多,經常會遇到診斷不清的情況,治療也就無從下手。他除了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在臨床上認真、仔細查體,不放過蛛絲馬跡,還積極上網查找文獻,有琢磨不定的地方便向北京的專家請教。
例如:他遇到的一個患者,反復發熱4年多,合并骨破壞。北京某專科醫院診斷為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治療毫無效果。找到陳鵬后,他仔細聽診發現患者頸部血管雜音,最終造影證實為大動脈炎。但是他查閱文獻,沒有發現報道大動脈炎可以導致骨破壞,又進一步檢查,最終發現患者是少見的朗格罕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
作為風濕免疫專業醫生,除了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還要向深層次挖掘,積極學習新的醫學進展。他大膽采用一些有理論基礎,但尚未普遍開展的新療法。
對于狼瘡性腎炎,既往都認為激素不能停,而且不能生育。在臨床上,他看到很多年輕女性患者,長期服用激素,不但影響外在形象,增加心理壓力,還因為不能生育而影響到家庭的和睦。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他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成功為很多患者停服了激素,并長期保持病情穩定。他鼓勵病情穩定的患者生育,從而保全了更多的家庭的幸福美滿,很多家庭沒有因病而破裂。
他閱讀《傷寒論》等古典醫籍,經常上網學習名家經驗,努力挖掘有效療法;為了提高醫術,他經常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學習班,他感到血管通路技術的重要性,又去北京專門學習了3個月。
理解病人的疾苦,即使看不到希望仍為之努力
在風濕免疫科,收治的很多患者都是年輕人。
比如:紅斑狼瘡、銀屑病、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等等,甚至越年輕越嚴重。這些慢性病,大部分以目前的醫療技術和藥物無法徹底治愈,病人一旦發病就需要終生服藥。
人們都以為,作為醫生早己經見慣了生死,內心會變得異常堅硬,可陳鵬不是,他常常因為某個患者的遭遇觸動不已,同情他們的遭遇,理解他們的痛苦,為他們的未來擔憂,也為目前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而沮喪。
在平時的門診工作中,他仔細詢問病史,認真閱讀患者帶來的外院化驗單,盡可能不讓患者多花錢。為患者講解診治方案和飲食宜忌,他盡可能耐心細致,時常為此而過錯了吃飯時間。
對于病患,他會換位思考,從病人的角度考慮,理解他們的痛苦和難處。患者為了感謝塞給他紅包、購物卡,他從不“笑納”,實在推辭不了的,他轉身就給患者繳了住院費。
“風濕性疾病,很多都需要終身服藥控制,他們很多人不能去工作掙錢,還得不停花錢治病,經濟負擔很重。”所以,在制定治療方案及用藥方面盡可能地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
在平時的治療和溝通中,除了治療病人的疾病本身,更多的是對病人進行心里疏導,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配合治療,提高了依從性,也提高了療效。
說起多年從醫感受,他頗有感嘆的說,最初覺得沒有治不了的病,解決不了的問題;后來發現,很多情況下,對于有些疾病,醫生往往也束手無策;到如今,即使看不到希望,但仍要為之努力!
鵬程萬里,始于足下,對于陳鵬而言,萬里征程才剛剛開始,身披霞光,腳踏實地,驅趕病魔,為患者解除病痛,是他一生的使命和職責!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