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東方醫院/徐州心理頻道:網絡成癮是一種心理障礙,不僅不利于個體的健康發展,還成為一種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它的形成既有網絡傳播特性的原因,也有個體自身人格缺陷和現實社會生活壓力的原因。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它帶來的便捷、高效的同時,也應充分認識到它的負面影響。科學家一組最新統計數字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目前全球2億多網民中,約有1140萬人患有某種形式的網絡心理障礙,約占網民人數的6%左右。這部分人在網上的沖浪體驗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對網絡的心理依賴,隨著每次上網時間的不斷延長,這種依賴越來越強烈。這種不自主的強迫性現象已被稱為“網絡成癮綜合癥”。
據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一科主任邱述領介紹,“網絡成癮綜合癥”的主要表現,就是因為過份依賴網絡,而失去對現實生活的興趣。其最明顯的癥狀有:在網絡上工作時間失控,長時間使用網絡以獲得心理滿足;為了達到自我滿足,不惜增加網上停留時間,試圖減少操作時間但難以自控;對家人和朋友隱瞞自己是“網蟲”;有人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最終走上自殺的道路。
網絡成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網絡傳播的特點,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際傳播更輕松。網絡使用者人格中的某些缺陷,使他們更易沉迷于網絡。現實生活壓力過大,導致一些人沉溺于網絡,在虛擬空間里尋求安慰和減壓。社會形態轉型時期,生活中的未知變量太多,如工作上的失落、社會交往挫折、科技進步帶來的倫理難題等,壓力驟增。人們迫切需要一個宣泄減壓的寬松環境。網絡成癮實際上是暴露了目前現實社會存在的問題,把網絡成癮的癥結完全歸于網絡的使用者,是不夠全面的。
那些內向敏感、現實人際交往困難的人,易沉迷于網絡。例如一位女性說:“在網上,我會主動與我不認識的男士說話,這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所以,提高他們的現實交流溝通能力,重塑自信是擺脫“癮癥”的治本之途。首先必須合理安排時間,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其他活動,多與人交往,注意與親友、領導同事的關系;其次給予相應的現實生活方面的指導,如對人際溝通上有障礙的使用者,給予交流溝通技巧方面的指導,讓其體驗到真實人際交往的成功,從而幫助他們重建自信。總之,要讓網絡成癮者融入、適應現實的社會生活。畢竟,人不能只活在電腦和網絡的世界中,它們只是生活的一組成。
邱述領主任對網絡使用者及其家屬還提出以下建議以預防“網絡成癮綜合癥”的發生:(1)嚴格控制上網的時間,一天不宜超過8小時;(2)每天應抽出2-3小時與家人和同事進行現實交流;(3)一旦發現有“網絡成癮綜合癥”的各種癥狀出現,家屬要強行限定患者上網的時間并積極尋求心理咨詢和藥物治療。
徐州導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