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東方醫院/徐州心理頻道:現在,青少年染上網癮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許多家長卻不知孩子因何染上網癮,也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戒掉網癮。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一科主任邱述領介紹,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確實給人們帶來了非常多的便捷,大部分人的工作、生活中少不了這一重要工具。遺憾的是,與此同時,網絡這把"雙刃劍"正在無情地吞噬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迷戀上網而逃學、離家出走、搶劫甚至猝死在網吧、走向犯罪道路的現象屢屢發生。如何讓自己的孩子遠離"網癮"成為不少家長的心頭大患。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的引導你的孩子遠離"網癮",從"網癮"的"魔爪"中掙脫出來?
邱述領主任說,前不久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南通有個高三學生為了戒掉網癮,拿菜刀砍掉了自己的左手。邱主任感到特別驚訝,現在青少年為上網逃學、離家出走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有的為此還走上犯罪道路,值得社會關注,“下定決心戒除網癮是好的,但千萬不能采取如此極端的方式。”許多家長不了解網絡,也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戒掉網癮,這才是造成類似悲劇的重要原因。
何為“網絡成癮癥”?
“網癮”即“網絡成癮癥”,英文簡稱為IAD。基本癥狀是上網時間失控,欲罷不能,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但是不能不上網。患者即使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仍無法自控。常表現為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
網絡成癮癥的判定標準常用的有三個:一是連續一個月以上每天上網玩游戲4~6個小時,嚴重影響了工作和學習;二是認為上網能得到快樂;三是不上網就會出現軀體癥狀,如頭痛、出汗、煩躁不安等,但一坐到電腦面前,這些癥狀就立刻消失。
不過,其實在一些科學家眼中,所謂的網癮在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全新的社交方式。更為樂觀的看法認為,網絡成癮只能稱為一種“行為依賴”。對網癮的擔憂和半個世紀前人們對電視成癮的擔憂一樣,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人們對新技術的恐懼。
造成網癮的三大原因
邱主任介紹,網癮,大致由三方面原因所致,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
1、家庭
家庭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關系。有的家長喜歡暴力、批評的教育方式,即“控制型”的,造成孩子沒有長成應該長成的“自我”;同時,夫妻關系不和諧,甚至存在夫妻雙方利用孩子向另一半開戰的情況,這些都可能造成孩子網絡成癮。專家尤其強調了父親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他說,父親在傳統家庭中代表著權威、榜樣、規則,對于孩子的成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網癮患者,多數缺乏父愛。
2、學校
造成網癮的第二個因素是學校。部分網癮患者的老師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情緒暴力,愛發脾氣、愛訓人;學校評價體系過于單一,用成績好壞評價學生。有的孩子可能學習不是特別好,但是其他方面很優秀,這些孩子在學校中得不到肯定,就可能投向網絡世界的懷抱。
3、自身
第三個因素是孩子自身。
如果一個孩子有多動癥、抑郁癥等,就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網絡成癮。
網癮給青少年帶來的危害
1、網癮對青少年生理的影響
青少年患上網癮后,開始只是精神依賴,以后便發展為軀體依賴,長時間的沉迷于網絡可導致情緒低落、視力下降、肩背肌肉勞損、睡眠節奏紊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網則出現失眠、頭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惡心厭食、體重下降。青少年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成長發育產生極大的影響。
2、網癮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
長時間上網會影響青少年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導致人格異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確人生觀的塑造。
因不能面對現實,會產生情緒低落、遇事悲看、態度消極等現象,會導致精神障礙、心理異常等問題和疾病,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常常表現得舉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亂語、性格怪異。
3、網癮對青少年行為的影響
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最為直接的危害是影響了正常的學習,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聽課,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下滑,喪失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甚至會發展到逃課、輟學。網絡中各種不健康的內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自我過分放縱,使法律及道德看念淡薄,人生觀、價值看扭曲。
治癮如同治水,宜疏不宜堵
邱主任提醒各位家家長,任何事情都是如此,預防比補救要容易的多,效果好得多,經濟得多。預防青少年網絡成癮是做好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環。
通過對眾多網癮孩子的調查研究,甚至包括厭學、早戀、暴力、冷漠等等問題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問題背后都有家庭、家長的問題,因此預防網癮的核心是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改善家庭的親子關系。家庭和睦了,矛盾就減少,可以大大減輕孩子不必要的思想壓力和煩惱。在培養孩子情商上下功夫,包括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愛心、責任心、同情心,培養孩子吃苦耐勞、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適當減少課業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孩子改變對學習的態度,讓孩子嘗到學習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和快樂,變“讓我學”為“我要學”,增強孩子的內驅力。
合理疏導孩子生理、心理變化大的幾個時期。這時即便是非常稱職的家長,孩子都有逆反的時候,家長要懂得避讓,盡量不與孩子正面沖突,事后在說明理由,講明道理。
徐州心理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