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江蘇省國資委優秀黨員 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魏秀娥
“為醫者,自當盡心竭力,堅持不懈,這樣才對得起每一位信任自己的患者。”——魏秀娥
全程導醫網 礦總新聞:古語有云:“心不如佛者,不可為醫;術不如仙者,不可為醫”。對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魏秀娥來說,練就一雙回春的妙手,以一顆誠心救人于危難,是她這一生為醫的夢想,從醫二十年,她用精湛的技藝,高尚的醫德、書寫了醫者大愛無邊的情懷和忘我奉獻的精誠風范。
“固執己見”,她收獲最終的成功
患者李東(化名),男性,47歲,因突發言語不清,左側肢體無力1小時15分鐘入院急診室,入院時患者精神差,雙眼向右側凝視,口角歪斜,不能說話,左側肢體幾乎完全癱瘓,在診斷后,魏秀娥考慮其患有腦梗死,具有阿替普酶靜脈溶栓的機會,她立即啟動腦梗死溶栓綠色通道,急診抽血化驗,頭顱CT檢查,簡化一切程序先檢查后收費,果然, 在入院10分鐘后李東確診為腦梗死。
魏秀娥將情況告知患者妻子及兒子需要溶栓治療,雖然反復解釋和分析,但患者妻子仍猶豫不決,擔心溶栓的副作用,面對難以溝通的家屬,魏秀娥心里也閃過一瞬的糾結,給予常規治療,醫生既可不擔風險又減少了大量工作。但幾乎沒有更久的遲疑,魏秀娥放棄了常規治療,一邊觀察病情治療,一邊不厭其煩的與家屬溝通溶栓的利弊。最終在她的堅持下,家人同意進行溶栓治療,溶栓后15分鐘,患者恢復部分語言,左側肢體稍微能活動了,雙眼凝視好轉了,溶栓后30分鐘,奇跡出現,患者言語清晰,左側肢體能抬起來,醫護人員在病房里激動地叫了起來,她深深地感嘆:自己的“固執己見”是對的。
類似這樣的患者已經救治了很多,據魏主任介紹目前,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是國際上公認的急性腦梗死最有效的治療,但是需要在發病4.5小時內應用溶栓藥物,否則出血風險較大,而且越早用藥效果越好,因此患者發病后需要盡快趕至醫院,而溶栓綠色通道是否通暢也至關重要。溶栓綠色通道是神經內科、急診科、影像科、檢驗科、神經外科、服務中心等相關科室通力合作,目的是盡量減少患者在院內延遲時間,使更多患者能夠通過溶栓獲益。
鉆研業務 她一步一個臺階
翻開魏秀娥的簡歷,我們看到的是一位醫學專家鉆研業務的成長之路:她先后深造于加拿大蒙特利爾神經科學研究所和醫院神經內科、上海華山醫院神經內科、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一直從事神經內科的臨床和科研工作,擅長腦血管病的個體化診治,尤其在腦血管病的介入診治,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急救溶栓治療方面有優勢,對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睡眠障礙及疑難危重病人的診治亦有豐富的經驗。
刻苦鉆研的精神,也給她帶來了累累碩果,近年來她承擔省級課題2項,
市級課題3項,參加多項國際合作課題,獲得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3項,
江蘇省煤炭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市級科技進步獎5項,發表論文14篇,
其中SCI論文2篇,她個人在6月份還被評為了江蘇省國資委優秀黨員。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她又帶領科室各專業小組鉆研業務,精益求精,并定期組織科室醫務人員進行業務學習,討論疑難危重案例,提高科室人員的業務水平。在她的帶領下,科室注重臨床、教學、科研協調發展,各項工作逐漸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學科建設跨上一個新的臺階,其技術及科研實力在省內同專業中已邁入前列,成為省臨臨床重點專科。作為科室業務精英、學科帶頭人,多年來,她始終與醫院神經內科的同行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不斷地學習、艱苦地探索,開展多項新業務、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