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精神頻道:患者,李女士,35歲,兩年前因胸悶、呼吸不暢、伴有恐懼感,懷疑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由120急診送到市中心醫院,入院后心電圖、心臟彩超、CT等各項檢查未發現異常,給輸500ml能量好轉。以后李女士多次發生類似的情況,反復去醫院住院檢查均無異常發現。為此李女士異常痛苦,不知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幾經輾轉來到東方人民醫院。其實李女士患了驚恐障礙。
據徐州東方精神二科專家劉華介紹,驚恐障礙發作的典型表現:1、患者在日常活動中如看書、進食、散步、操持家務時突然感到心悸,好像心臟要從口腔里跳出來;胸悶、胸痛、胸前有壓迫感;或呼吸困難,喉頭堵塞,好像透不過氣來、即將窒息。同時出現強烈的恐懼感,好像將死去,或即將失去理智。這種緊張心情使患者難以忍受。因而驚叫、呼救。有的出現過度換氣、頭暈、非真實感、多汗、面部潮紅或蒼白,步態不穩、震顫、手腳麻木、胃腸道不適等植物神經過度興奮癥狀,以及運動性不安。此種發作歷時很短,一般5-20分鐘,很少超過一小時。癥狀可自行緩解,或以哈欠、排尿、入睡而結束發。
2、預期焦慮大多數患者在反復出現驚恐發作之后的間歇期,常擔心再次發病,因而惴惴不安,也可出現一些植物神經活動亢進的癥狀擔心發病時得不到幫助。
3、求助和回避行為驚恐發作時,由于強烈的恐懼感,患者難以忍受,常立即要求給予緊急幫助。在發作的間歇期,60%的患者由于擔心發病時得不到幫助,因而主動回避一些活動,如不愿單獨出門,不愿到人多熱鬧的場所,不愿乘車旅行等,或出門時要他人陪伴。
劉主任說,驚恐障礙的治療目標是減少或消除驚恐發作,改善期待性焦慮和回避行為,提高生活質量。在治療開始時我們告訴李女士這個病是生理和心理障礙的結果,其軀體癥狀不會導致她出現生命危險。在與李女士充分溝通后解除了李女士的恐懼心理,然后用抗焦慮藥物治療,李女士的“心臟病”很快好轉。出院時李女士高興地說:原來東方醫院也能治好“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