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雖為女子,她勇于突破自我,逐夢天涯;憑借著醫者仁心,將貼心關愛送給萬里之外的非洲患者。她以超聲設備為利刃,探病情、明診斷,幫助了一批批病患,真正履行了醫療援助之責。

她叫曹偉,來自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影像科,也是中國(江蘇)第28期援桑醫療隊奔巴分隊隊長。
臨行前身體不適,她勇往直前不言放棄
今年43歲的曹偉,從事影像診斷工作已有20年,目前擔任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影像科主任一職。由于心中一直存有“夢想仗劍走天涯”的情懷,所以在聽到第28期桑給巴爾醫療救援隊招募后,曹偉不禁心潮澎湃,躍躍欲試。
報名前,她通過網絡詳細了解了受援國的一些情況:氣候的炎熱,物資的匱乏以及當地的傳染病,這些不利因素讓曹偉暗生猶豫,再想到家庭方面——父母年事已高,女兒正面臨小升初——自己的離開勢必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困難。這種情況下,去?還是不去?
最終,家人的支持讓曹偉再度堅定了援外決心。
成為援外隊員后,曹偉接受了歷時近一年的培訓,各項學習培訓的順利進行,讓她對未來的援外工作充滿了信心。然而就在即將出發之際,曹偉接到一個壞消息:肝臟檢查出一個結節病灶,良惡性難定。此時,曹偉嚇得不輕,既擔心病灶的性質,又擔心因病影響援外進程,無法完成援外任務。
幸而,很快確定了病灶為良性,曹偉接受了肝臟微創手術。在治療期間,許多人出于關心,建議她在家好好休養,放棄援非或是申請延期。但曹偉卻表示,面對光榮使命,不愿缺席。“我想為女兒做個表率,讓她知道,心存夢想就要勇敢去做,遇到困難也不要輕言放棄。”
條件受限制,發揮技術優勢服務患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雖然此前做過功課,了解到受援地——桑給巴爾奔巴島的情況,可真正踏足這片領土,零距離接觸后,奔巴的落后還是讓曹偉感到一些些失落。菜場上少得可憐的蔬菜、店鋪里陳舊的商品、太陽落山后沒有路燈的街道,以及惱人的蚊蟲……這些都需要救援隊員們調整心態、盡快適應。
生活上的苦容易克服,工作上的差異卻讓曹偉他們措不及防。在阿卜杜拉姆齊醫院,曹偉他們的快節奏工作方式與當地醫生格格不入。沒有藥品,沒有器械,沒有實驗室及輔助檢查,可每當問及為什么時,他們總是搖搖頭說:“這里是非洲”。
作為影像科醫生,曹偉的武器就是影像設備,然而奔巴島上唯一的一臺CT因發生故障而長期停用。要知道,許多患者,特別是患有腫瘤需要手術的患者,術前的解剖定位相當重要,沒有CT怎么辦?曹偉想:“就用超聲來代替吧”。
有位女性患者,幾年前曾做過腹部手術,外科醫生懷疑有切口疝,疝出的腸管可能已經造成了腸梗阻,急需手術。但患者過于肥胖,腹壁又因疼痛而出現肌緊張,很難觸及腹壁缺損的位置,此時,曹偉利用超聲明確了缺損的位置和大小,幫助外科醫生確定了手術切口位置,使病患得到及時救治。還有一次,有病患出現不明原因下肢水腫,各種治療效果不佳。當地超聲科醫生不會做下肢血管檢查,曹偉利用超聲探頭準確發現了引起下肢水腫的罪魁禍首,下肢靜脈栓塞,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了明確的論據。
舍小家積極工作,延續大愛無疆情懷
作為奔巴分隊的隊長,曹偉可謂身兼數職,不僅要完成科室工作和許多桑給巴爾傳來的CT、MIR影像會診,時常奔波于放射科、超聲室及各個科室之間,此外,還要關注隊員們的生活和思想動態,給予指導和幫助。
考慮到奔巴島上生活艱苦,曹偉就牽頭聯系島上的中資機構和江蘇血防組隊員,大家互通有無,互相幫助,在這個孤獨的小島上,讓奔巴小院有了家的感覺。臨床工作中,若隊員與當地醫生有了意見分岐,則幫助大家與院長溝通協調。為了讓更多的奔巴民眾能夠享受到醫療服務,曹偉率隊先后兩次為當地民眾舉行義診,宣傳健康知識,送醫送藥,受到了當地居民的稱贊。
曹偉說,援外這半年多來,最難熬的是對家人的思念。長夜漫漫,自己常常因為想念而失眠。“錯過了女兒的第一次畫展,錯過了女兒的軍訓匯演,以至于孩子的許多成長瞬間只能在照片里見到,父母因為我的離開而日夜辛勞,也時時讓我揪心。”曹偉說,多虧單位安排妥帖,中秋佳節到家中慰問,父親意外摔傷也是醫院安排給做的檢查和治療,這一切都讓她不再有后顧之憂。家人,盡管只能在視頻中看到,但只要看到家人的笑臉,就會讓一天的疲勞消失怠盡。
聊起援外的收獲,曹偉表示,在協同工作中收獲了真摯的隊友情,得到了患者的信任與依賴,同時也感受到了作為醫者的自豪。醫者當心存大愛之情,志于精誠而濟世救人。作為中國援外醫療隊的一員,她將堅守諾言,堅定信念,延續大愛無疆的情懷。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