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7月26日13時左右,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顧鋒在其實名認證微博上發布的一條消息引發關注。其內容為:“驚曝北京醫改試點重大成果(剛才午餐時聽來,求北京兒童醫院證實):按照北京兒童醫院新任院長改革措施,正高級別教授年薪100萬以上easy。護士后勤輔助科室收入翻番……”
這事是真還是假?記者隨后進行了多方求證。
當事醫院回應
“百萬年薪是好事,但錢從哪兒來”
“假設正教授年薪能到百萬元當然是好事,關鍵是錢從哪兒來?”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兒童醫院正高級級別的教授約有幾十人,假設人人年薪百萬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也是第一回聽到年薪百萬元的說法,目前北京公立醫院改革方案提出實施績效考核,只談到了院長年薪制,并未談到專家年薪制”。倪鑫透露,“目前我院正教授月薪差不多有兩三萬元。”
北京市醫管局相關負責人在談到公立醫院改革時提出,在北京友誼醫院試點醫藥分開,目的是讓醫生從“賣藥”轉向“賣服務”,讓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得以體現。同時,這位負責人也談到了這項改革的復雜性,“通過醫藥分開,加大了對‘大處方’的監控力度。例如,在北京友誼醫院醫藥分開實施第二周時,出現了兩張大處方,醫院立刻監控到并予以處罰。‘回扣’拿不到了,即便績效工資提升,有些人還是覺得抵不上原來的收入,但是原本不拿回扣的醫生,還是會感受到工資收入有所提高。”
自7月1日起,北京在友誼醫院試點設立醫事服務費。醫事服務費的60%將用于醫務人員的獎金分配,政府還將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作績效考核的獎金,通過幾項舉措,最終實現醫務人員的收入比過去提升30%左右。
網友反應不一
是“價值回歸”,還是“天方夜譚”
對于“正高級級別教授年薪百萬元以上”的提法,一部分網友表示贊同。網友“青瓷咖啡”稱,這才是醫改正道。也有網友認為是“價值回歸”。甚至有網友提出,“真正貨真價實的大專家一年拿100萬元算少的。”網友“菜菜愛時事”回復稱:“學醫的有幾個人愿意干兒科的?先學內科再干兒科,否則很難成才,正高級別兒科教授就應該值那個價錢。”
一位患者家屬也在網上回復稱:“要真是這樣也好,免得患者挨宰。”
網上也不乏質疑的聲音:“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醫改的內容就是加薪?”“‘錢途’有了,醫患矛盾就能緩解?”
一位網友說:“我們醫院(浙江某區縣級醫院)醫改后,副主任級別醫生一個月工資4000多元,還是沒扣四險五金之前的,雖然說北京兒童醫院是大醫院,也不至于差別如此大。”
也有網友表示,監督機制同樣重要:“為了多看病,每個病人看一分鐘就打發走了怎么辦?病人的保障在哪里?是不是應該把好評和投訴引進來?這樣大家就能看到每個醫生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