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近年,徐州市中心醫院心臟磁共振(CMR)在心臟疾病診斷及預后評估方面的技術日趨成熟,不僅為心臟疾病早期、精準診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也為患者早期干預治療、預防不良預后提供科學評估。CMR在心臟疾病中的廣泛應用,標志著醫院心臟疾病的精準化診斷邁上新臺階。
CMR助力查清病因
近日,徐州市中心醫院接診了一位反復胸悶的中年男性患者——三年來,他反復胸悶,近期明顯加重。多次行心臟超聲檢查示左室壁偏厚,射血分數未見明顯下降;多次心肌酶檢查未見異常,冠脈CTA檢查未見明確斑塊及血管狹窄。
與患者溝通后建議行CMR檢查。檢查后,發現其左室壁增厚,心功能未見明確減低,心肌未見明確延遲期纖維化,但是定量分析給我們帶來了重要提示:患者左室壁心肌T1值較正常人明顯下降,提示患者可能是Fabry病(法布雷病)。患者進一步行α-半乳糖苷酶檢查,發現α-半乳糖苷酶水平明顯下降,最終明確診斷患者Fabry病。
同時,醫院動員患者進行家系篩查,又發現兩名無任何臨床癥狀、但是高度可疑的Fabry病患者,從而幫助患者及早接受酶替代(ERT)治療,預防心臟、腎臟、神經系統等并發癥的發生,延長患者生存期。
圖為患者的CMR圖像,短軸心臟電影顯示心肌肥厚,Native T1值明顯下降。
CMR能為心臟疾病患者帶來什么
CMR為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的“金標準”,已成為臨床心臟常規檢查之一。
CMR具有多序列、多參數、多平面成像,高軟組織分辨率、可重復性強、無電離輻射等優點,一次檢查可獲得心臟解剖、功能、灌注、代謝等綜合信息,實現“一站式”檢查。
對缺血性心臟病患者
對缺血性心臟病患者,CMR可明確梗死節段室壁厚度、運動情況、心肌梗死程度(心內膜下或透壁)、心肌內出血(IMH)、微循環阻塞(MVO)或心肌無復流、心尖部血栓等,并通過定量技術如T1 Mapping、細胞外容積(ECV)、心肌應變等評估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不良重構風險,并可預測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非梗阻性缺血性心臟病(MINOCA)占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的5-10%,CMR在懷疑為MINOCA的患者中起到關鍵作用,主要用于區分非缺血原因(如心肌炎和Takotsubo綜合征)和真實的MINOCA,心肌負荷灌注CMR能進一步明確診斷梗死節段及梗死程度,從而優化患者藥物治療方案。
對非缺血性心臟病患者
對非缺血性心臟病患者,CMR能獲得與病理組織學一致的診斷信息,如通過T1和T2 Mapping早期識別心肌炎癥;對心肌病患者,通過T1 Mapping和晚期釓增強(LGE)等技術明確診斷心肌損傷,通過特征性的T1值及ECV值改變有效鑒別心肌肥厚性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淀粉樣變、Fabry病等);對于擴張型心肌病,通過特征性的心腔增大、室壁變薄、運動減低、間隔壁心肌纖維化等,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即可明確診斷。
哪些情況下建議CMR檢查
CMR對心臟疾病患者更重要的是功能評價,指導臨床治療,改善患者預后,降低心血管重大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目前國內外許多治療規范或指南已將CMR納入主要參考指標。
對于原因不明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對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行心肌纖維化嚴重程度評估時,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風險評估時,對有家族性心肌病史行心臟病篩查時,均推薦行CMR檢查,結合其他影像學或實驗室檢查,能夠顯著提高診斷準確率和優化治療方案,體現了精準醫療、個體化醫療的優勢。
未來隨著自由呼吸及壓縮感知技術的應用,CMR掃描時間將會明顯縮短,為患者帶來更佳的掃描體驗;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及臨床應用,無需釓對比劑的心肌組織特征可獲得與LGE等效的診斷信息,將會更加體現CMR無創、無輻射、高組織分辨率的優勢,為心臟病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胡春艾
CT、MRI室
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
從事CT/MRI影像診斷38年
重點研究方向:胸腹部影像及骨肌系統病變影像,尤其擅長心臟疑難病例的MRI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
2014年帶領團隊率先在淮海經濟區開展心臟MR(CMR)檢查診斷工作;先后主持或參與省市級研究課題多項,發表省級以上期刊及SCI論文35篇,其中中華放射學雜志錄用7篇;在心血管影像方面獲江蘇省和徐州市新技術引進獎5項;獲徐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淮海獎一項。
團隊成員包括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1名和專職副主任技師3名;在心臟磁共振(CMR)檢查技術和心臟疾病診斷及預后評估方面的專業技能日臻成熟,年檢查病人400余人次,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斷經驗,并獲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果。
徐州市中心醫院心臟磁共振團隊合影
侯居攀
CT、MRI室
副主任醫師 醫學碩士
個人經歷:畢業于東南大學醫學院,2013年研究生畢業工作至今,2023年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進修學習心臟磁共振成像原理及臨床應用。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血管影像學會青年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影像診斷胸部學組委員。發表中華核心期刊1篇,SCI論文3篇,國家科技核心期刊論文多篇,獲徐州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2項,徐州市中心醫院行風先進個人。
擅長常見疾病的CT及MR診斷,尤其對心臟磁共振診斷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供稿:候居攀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