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播報:關于艾滋病母嬰傳播的知識,大家了解多少?
一、什么是HIV母嬰傳播?
艾滋病的母嬰傳播是指存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婦女在懷孕、分娩或產后哺乳過程中,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胎兒或嬰兒,導致胎兒或嬰兒感染艾滋病。
在艾滋病感染的婦女中,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分娩或哺乳等過程傳播給胎兒或嬰兒。由于母嬰傳播對于胎兒和嬰兒的健康和生命具有嚴重影響,因此預防和干預母嬰傳播是非常重要的。
二、艾滋病對懷孕媽媽和兒童有哪些影響?
1、艾滋病對懷孕媽媽的影響
(1)HIV感染不影響婦女生育力,在HIV疾病晚期受孕機率會下降。
(2) 無癥狀的HIV感染者不會增加胎兒騎形及妊娠的不良結局,妊娠也不加速HIV感染惡化進程。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若免疫力低,處于疾病晚期,懷孕期間發生感染概率較大,容易發生自然流產、胚胎停止發育、早產、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及圍產兒死亡等問題。
2、艾滋病對兒童的影響
(1)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兒童病死率高。
(2)目前15歲以下兒童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徑是母嬰傳播。
(3)年齡較大的兒童主要是通過血液傳播而感染,通過性傳播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青少年也逐漸增加,嚴重地影響了兒童的生存。
(4)全世界已有1400萬兒童因為艾滋病成為孤兒,有些兒童甚至可能無法順利地長大成人,還存在受歧視、失學等社會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兒童的發展。
三、如何消除艾滋病母嬰傳播?
1、盡早篩查確診。婚檢、產檢一個都不能少。為了母嬰的健康,孕媽在確認妊娠后應盡早到醫院、婦幼保健院或本轄區衛生院建立健康手冊,并進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咨詢和檢測。孕爸們也應主動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檢測。
2、孕期干預。發現感染了“艾梅乙”的孕媽媽無需過度緊張,應于發現的第一時間至相關醫療機構進行咨詢和綜合評估。經過規范的母嬰阻斷,孩子感染“艾梅乙”的概率可大大降低。
3、產后干預。感染艾滋病的媽媽,生下的寶寶應在出生后6小時內開始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并于48小時內、6周和3個月時,分別采集血標本,進行嬰兒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檢測,如檢測結果為陰性,則到孩子滿12、18個月時需再次進行艾滋病抗體檢測。
四、艾滋病感染孕婦所生兒童在什么時候開始抗病毒治療?
嬰兒應當在出生后盡早(6小時內)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
五、艾滋病陽性母親所生的新生兒什么疫苗不能接種?
原則上,兒童尚未確定是否感染前,避免接種活疫苗及減毒活疫苗。
六、我國對HIV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的喂養建議?
醫務人員應當根據HIV感染孕產婦及其家人對嬰兒喂養的知識和技能可接受性、可負擔性、可持續性、獲得專業指導的可及性等條件進行綜合評估,給予科學的喂養指導,保障嬰兒健康飲食和營養充足。對選擇人工喂養的母親和家庭,指導其正確沖配奶粉和清潔消毒器具。
對選擇母乳喂養的,要做好咨詢指導,強調喂養期間母親應當堅持服用抗病毒藥物,指導正確的母乳喂養和乳房護理,哺乳期間注意乳房保護,避免乳頭的皸裂和破損。純母乳喂養時間最好不要超過6個月,長時間母乳喂養增加感染機會。避免混合喂養。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